第28章(第2/3頁)

余氏連忙放下手頭的東西就過去瞧瞧。等她擠著人回來,氣得臉都紅了。

“虧得我還憐惜她家中日子困苦,總想著照顧她一二。平日裏她占我的便宜都沒說過她,睜只眼閉只眼的。誰知這人半點不念情義,這打著咱家的名號賣東西,吃相也忒地難看!”

余氏胸脯一起一伏的,實在是氣狠了。

家中脾氣最沉得住的人走了,余氏性子弱氣,總有人要定得住。葉嘉把脾氣收起來,悶聲已經把爐子生好了,鍋裏油刷上。放了三十來塊餅下去,滋啦一聲,噴香的味道散開。她忙讓余氏將幌子扶直了。她拿了鏟子往鍋沿上一敲,張口就開始喊:“走過的路過的大哥大姐妹妹喲,李北鎮只此一家的西施攤,沒有二家攤子的。買東西看招牌,可別買錯了哦!”

葉嘉的嗓音清脆悅耳,這一嗓子喊出去都能傳好遠。

不少人扭過頭來看,余氏倒是回過神來。她已經不是第一回 上鎮子做生意了,如今也挺抹得開面子的。張口學著葉嘉的話喊。

西施攤在鎮子上擺攤兒快五個月,東西好吃是公認的。剛才有在劉大娘那邊買餅的人吃了覺得味兒不對,心裏正嘀咕呢。余氏這一嗓門可把他們給喊明白了。這冒充人家西施攤的韭菜雞蛋餅呢,味兒弄得不倫不類的,韭菜裏頭雞蛋也少,卻還敢要一樣的價格,真是心黑!

且不說劉家第一回 擺攤兒就弄了這事兒怪惡心人,本只是在嘴上嘀咕的人把難吃味兒不對的話說出來,後頭還想買的人都紛紛掉頭,回了葉嘉這邊。

余氏的喊了一嗓子出去,後面吆喝就更順暢。她本就是讀過書會吟詩作對的,打油詩,促狹的話能章口就來。她嗓音軟,輕聲細語的說出來別提多好聽。哪怕聽不懂文縐縐打油詩的人,聽余氏話說的好玩便也覺得吃著餅心裏頭舒坦。

買餅這事兒是一家做好,百家眼紅。葉嘉從第一回 生氣到後面平靜,倒也有辦法應對。

四百來個餅賣到辰時三刻才賣完,葉嘉惦記著自己的豬頭別被人買了,連忙叫余氏收拾一下鍋灶,擦擦手去屠戶的攤子瞧瞧。

屠戶的攤子在瓦市的中間靠北這邊兒,這一會兒豬肉才賣了一大半,還剩大半扇豬肉和幾個蹄髈在。鎮上人日子清貧,吃肉的不多。屠戶今日只殺了一頭豬,如今攤子下面只有一個豬頭。

葉嘉叫殺豬匠將豬頭拎上來瞧瞧。翻看了下,新鮮的很。便問了價格。殺豬匠跟葉嘉其實挺熟,因葉嘉經常來割肉,而且每回割肉都挺大方的。他此時也不跟葉嘉說虛話,直說葉嘉要的話,加上這一圈豬頸肉,給個四百五十文就行。

說實在的,這年頭吃豬頭肉的是真的少。除了誰家祭拜祖宗會買,平常都不大有人吃。西北這邊因著養羊的多,其實更偏向羊頭。豬肉約莫二十三文一斤,豬頭肉差點,要十八文一斤算。這顆豬頭搭了一圈兒豬頸肉,要四百文不貴的。葉嘉當即笑起來,立即把這豬頭給買下來。

買完提回攤子,余氏已經跟孫老漢將東西都搬上牛車了。老遠看葉嘉提個東西重的很,孫老漢就過來幫忙。東西提上去,葉嘉讓余氏先回。她自己則又去瓦市裏頭轉悠,采買制作鹵料的香料。

邊陲就是這點好,許多中原沒有的香料,這裏有。

葉嘉繞了一圈找到想要的香料,十分舍得花錢地買了一小袋。轉頭揣著香胰子又去了西街。早上擺攤兒耽擱了這麽會兒,她心裏記掛著香胰子能不能寄賣,急忙過去胭脂鋪子裏問。

鎮上的胭脂鋪子在鎮上靠西的街道中心,離得不算遠,走過去一炷香。余氏大約知道她要去哪兒,便讓孫老漢等等,追上葉嘉。

到胭脂鋪子時鋪子的關板還沒拆完,一個小個子的夥計拿著布巾子在鋪子裏彈灰。

聽見有人進來趕緊過來招呼。等見葉嘉一身油汙,衣著不大體面手裏又提了包裹的樣子,以為是鄉下婦人是來鎮上找工的。頓時就斂起了臉上的笑意,擺擺手有些敷衍地道:“來應聘招工的是吧?你來遲了,店中夥計前日便已招齊全,走吧。”

葉嘉眨了眨眼睛,倒是被他突然張口說的一愣。

頓了頓,也沒計較他態度不好,好脾氣地說:“我不是來招工,我是尋鋪子的掌櫃。請問胭脂鋪子的掌櫃在嗎?我這有些東西想叫他瞧瞧看能不能在鋪子裏寄賣。”

“什麽好東西?”小夥計那眯縫眼上下那麽一翻葉嘉,“你跟我說便是。”

葉嘉眉頭皺起來,拎著包裹沒動。到沒有故意置氣的意思,她實事求是地道:“方便的話,還是請你們掌櫃的出來一趟吧。這事兒怕是你做不得主。”

“我是鋪子裏的夥計,怎麽就做不得主了?”那小夥計不高興了,“店平日裏都是我在看著。你到底是不是有事要說?是的話便快說,不是便勞煩你別耽擱小店生意,我手頭還有事兒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