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第3/4頁)

蕭灼華看了下價格,道:“地價翻十倍?”

沐瑾說:“你看看眼下這幾郡之地做買賣的都是些什麽人?那些世代務農的,哪怕給他們減免了稅,有點閑錢,也是選擇攢起來,不敢投到買賣上。現在願意買地的,都是豪族,他們出得起這錢,且等到買賣坐起來,地價飛升,這錢與其讓他們賺,不如我們自己賺。畢竟這是我的地。”

蕭灼華頷首,轉身交給身旁的侍從,說:“謄抄一份,交給郡守去辦。”

沐瑾詫異道:“郡守?誰啊,你找到能當郡守的人了?”

蕭灼華說:“謝娥。謝郡守手把手教出來的,對治理地方上的事頭頭是道,讓她試幹了三個月,頗為得用。”

沐瑾問:“謝郡守家的那個?在喜良緣鋪子裏一步步逼得沐耀步步後退,跟跳舞似的那個?”

蕭灼華點頭,道:“就是她,謝郡守想把陳郡郡守傳給謝娥,來找我說這事,我考較過後,便把她留下了。”

沐瑾無語:“有你這樣挖墻角的嗎?”

蕭灼華理直氣壯:“我缺人。”清郡遷了這麽多人過來,希望能早點把人員空缺填上,什麽事都自己做,太累了。

沐瑾道:“也是,謝郡守才到中年,還能再幹些年,那麽早退休做什麽。”多知情識趣的一個人。

蕭灼華問:“沐氏族人安排好了?”

沐瑾說:“給他們劃好大方向,他們自己會張羅。人都是想過好日子的,把大環境治理安穩了,人們就會像地裏的野草一樣蓬勃生長。”

蕭灼華頷首。她治理這幾地這麽久,從一點點摸索,走到現在,已經掌握住關竅,往後不需要再事無巨細地盯著,抓大放小,盯住關鍵處就成,旁的,當放則放。實在是抓不住,忙不過來,也影響底下的人施展。

她思量了下,說:“數十萬人湧進來,治安是個大問題。這幾個貿易城,要增派縣尉府衙,但又屬於郡城管轄,劃出去列成縣,又離郡城太近……”她說完看向沐瑾。

沐瑾說:“淮郡郡尉府茶鹽貿易城分府。”

蕭灼華也是這麽想的,看沐瑾跟她想到一處,心裏頗好地點點頭。

第二天,蕭灼華便安排人去張榜出告示,又要官員選拔考試。

沐瑾想趁著在家,幫她分擔一些工作,在旁邊支了張桌子處理公務,聞言擡起頭,說:“你要不,每年統一時間選拔一批人備用。考上的都先給個特別小的閑職管,發點俸餉養著,給你處理些文書類的事情,需要用人的時候,直接從中挑得用的派出去。瞧著不太行的,直接辭了,省得到任上才發現不太合適,能省很多折騰。”

蕭灼華點頭,問:“定在什麽時候合適?”

沐瑾說:“秋天吧。要是選拔的人不夠用,再視情況加試就是。這樣的話,其它地方的人知道固定日子,好做安排。要不然,那些離得遠的,他們不知道還會不會再有招考,什麽時候招考,總會擔心白跑一趟,或者是等太久錢財支撐不起,肯定不願意冒這風險。”

蕭灼華說:“眼下急需用人,等不到明年秋。現在張榜,可以安排次春試,定在三月,往後再每年秋試招一批。”

沐瑾“嗯”了聲,想提醒她一句,招考別一下子招太多,以避免人員臃腫,但轉念一眼,現在這局勢,除非是太子坐穩江山,不然接下來就是人才大戰,有才華的人不會嫌多,只會嫌不夠多。

他還是叮囑了句:“報考者的來歷是首要的,寧缺勿濫。”

蕭灼華道:“我若是願招其它郡的人,也不必愁無人可用了。”為了防細作,她目前只從陳郡豪族和軍伍中退下來的人裏招,隔壁臨江郡的人都不收。

沐瑾道:“也是。”他翻看完幾卷木簡,一字未動,放回原來的位置。

蕭灼華扭頭看向沐瑾,眼帶詢問:怎麽不處理又放回去了?

沐瑾解釋道:“半道插手,沒下筆的地方,怕打亂你們的節奏。”他是想幫忙,但不想幫倒忙。

蕭灼華看他有空,起身去翻出幾塊絹書給他,說:“造紙作坊、錢莊、書院的事,勞煩了。從淮、魏兩郡豪族那抄到的藏書,還在庫裏放著,再不拿出來曬曬,都要生蟲了。”

沐瑾:“……”他心說:“你可以安排其他人……”可這幾項,真不好安排其他人去張羅。錢莊是金融,書院是教育,這兩樣還真得自己抓。

書院倒是好安排,沐府有府學,瞧培養出來的都是些什麽人才就知道好不好用了,現成的。

沐瑾又一路趕到沐真的府裏,找阿娘打聽府學是誰在管。

沐真說:“府學掌事是沐貢,管文韜的是沐霜,管武略的是沐武,再就是有若幹教習。眼下除了沐堅,其余的都還在梧桐郡,要等到開春後才到。你若是著急用人,讓沐堅派人去把他們接來就是。我久居京中,清郡的諸多要務都是沐堅在打理,他是得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