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轉眼到了七月,蟬鳴一聲高過一聲,南城正式迎來盛夏,陳晚熱得胃口大減,摘了根院子裏的嫩黃瓜吃,嫩黃瓜帶著小刺,不紮人,隨手一捋便掉了。

層疊的菜葉蓋住石榴枝,四季豆成串垂下,頂端開著豆瓣似的紫色小花。生長旺盛的藤蔓越過院墻,垂到外側,被某些貪便宜的過路人摘了果實。

“小叔。”陳勇飛扛著個箱子站在門口,豆大的汗水順著下巴不停地往下滴。

陳晚擡頭看了眼刺眼的烈日:“怎麽這個時候過來了?”

“我給你帶了個好東西。”陳勇飛神神秘秘地說道,他肩上的箱子吸引了陳晚的注意力,顯然陳勇飛口中的好東西指的就是它。

陳勇飛進了屋把箱子擱到地上,陳晚手裏握著半根黃瓜,清爽的氣息一個勁兒地往他鼻子裏鉆。陳晚給他倒了杯水,陳勇飛搖頭,說他也想吃黃瓜。

許空山種的是本地黃瓜,個頭短胖,跟後世常見的綠色品種不同,表皮是白色的,略厚,吃前最好削皮,陳勇飛活得粗糙,隨便沖了兩下直接放嘴裏咬得嘎嘣作響。

叔侄倆一人啃了根黃瓜,陳勇飛洗了手,終於打開箱子讓陳晚見到了“好東西”的真面目。

那是一堆尚未組裝的零件,陳晚認出了其中某個極為眼熟的部件:“電風扇?”

“對!”陳勇飛語氣振奮,他利落地將取出零件,挨個進行組裝。他無需圖紙,精準地將每個螺絲放置到對應的位置,同時分心給陳晚講了這台電風扇的來歷。

國內的第一家風扇廠成立於七零年,由於技術落後,工廠特意派遣研發人員到國外學習技術。在生產線建設的期間,作為兄弟廠,機械廠接到了交流指導的邀請,陳勇飛跟著長了番見識,後面才有了去年暑假在平安村,對陳勇陽他們承諾找機會弄兩台電風扇這一出。

破解電風扇的運作原理不難,難的是搭建生產線,陳勇飛憤憤咬牙:“那幫外國人根本沒安好心,要想學技術,必須買他們的設備。”

一台設備幾十上百萬,設備方派過來的洋工程師高高在上,拖慢了預計的進度,風扇廠的生產線至今仍在調試。陳勇飛手上是第一批樣品,外觀要多簡陋有多簡陋。

“行了,小叔,插頭在哪?”陳勇飛在陳晚的指引下找到沙發旁邊的插孔,接通電源,靜止的扇葉瞬間旋轉起來,“涼快嗎?”

“涼快。”陳晚舒爽地閉眼,盡管初代電風扇功能單一,但至少撲面而來的風是真實的,“要是能調節風力就更好了。”

“風力調節?”陳勇飛被陳晚的話勾起了興趣,他畢竟沒經過科技大爆炸的洗禮,思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陳晚對機械原理一竅不通,可這不妨礙他提要求,什麽開關、定時、档位調節、搖頭,他回憶著後世電風扇所具備的功能,把陳勇飛聽得雙眼發亮。

“等等小叔,我拿支筆記下來。”陳勇飛將陳晚提到的功能列了個表,“還有嗎?”

“沒了。”陳晚看了眼陳勇飛的筆記,充滿期待地拍了拍陳勇飛的肩膀,電風扇有了,空調還會遠嗎?

“小叔你是怎麽想到的?”陳勇飛揚了揚筆記本,這些功能有難有易,若要全部實現,至少得花個一年半載。

陳晚一時不察說漏了嘴,他連忙找了幾個借口忽悠過去,陳勇飛不疑有他,扯了插頭把電風扇幫陳晚搬到工作間,那是他白天待得最多的地方。電風扇體積不大,只有幾斤重,晚上睡覺的時候陳晚自己提上去就是。

陳勇飛放了兩天假,他原本打算送完風扇再去看看陳二姐他們,此時滿腦子都是電風扇的改良方案:“小叔,我走了啊。”

“著什麽急,先吃飯。”陳晚揣上鑰匙,他本就不耐熱,入夏後更是對廚房避之不及,因此準備帶陳勇飛到國營飯店解決午飯。

黃瓜不頂餓,陳晚哪會讓他空著肚子回去。

陳勇飛知道陳晚做衣服賺了不少錢,因此沒和他客氣,照著飯店墻上粉筆寫的菜單點了回鍋肉,剛吃完黃瓜的陳晚對拍黃瓜沒興趣,猶豫會兒選了個蒸茄子,嫩茄子切長條上鍋蒸熟,淋上拌好的辣椒油,開胃又下飯。

“村裏十五號分地你回去嗎?”陳晚不愛吃辣,把蒸茄子上面的辣椒撥到一邊,挑裏面的茄瓤吃。

“不回。”陳勇飛的戶口同樣不在平安村,分地是全家人的大事,他自然想參與,奈何廠裏走不開,“我可能會被派去風扇廠支援。”

協助風扇廠生產建設的消息是陳勇飛從他師傅那聽來的,具體人員名單尚未公布,但陳勇飛有預感,如果他把今日從陳晚這聽來的關於電風扇的改良報兩個上去,自己必然會成為支援隊伍中的一員。

國營飯店內沒有電風扇,陳晚熱得直冒汗,勉強就著蒸茄子刨了碗米飯,草草應付一餐。好在機械廠的服裝生意早因陳勇飛工作的繁忙而換了個人,他出差與否不會造成任何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