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第2/4頁)

提起布料,盛芳略感肉痛,為了女兒的相看,她可是豁出去了,專門托人從城裏買了好料子,幾乎花了她手上半數的布票。

當時之所以沒有買成衣,是因為直接買衣服的價格是布料的兩倍,再加上怕買的大小不合適,萬一退不了豈不是花錢買教訓。

面對周梅的問題,丁春艷比劃了半天,才把她見過的那件衣服描述出來,不過從周梅茫然的表情中可以得出,丁春艷的形容比較抽象。

“我知道了。”陳晚拿起筆迅速在本子上畫了一個大致的圖案,“是這樣嗎?”

丁春艷不停點頭:“是這樣!陳晚你畫得真好。”

她站近,陳晚不著痕跡地後退兩步:“大嫂,你帶她進屋量一下尺寸吧。”

陳晚教過周梅如何量尺寸,要記錄哪些數據,陳星姐妹倆的尺寸就是周梅量的。畢竟陳星馬上十六歲的大姑娘了,即便陳晚是她親叔叔,也該注意避嫌。

周梅帶上皮尺領著丁春艷進屋了,盛芳站起身:“我回去拿布料!”

陳晚畫的草圖給了母女倆信心,覺得他一定能做出合她們的意的衣服。

盛芳動作快,周梅量完尺寸沒多久她就提著布料來了,順便交了定金。

趙裁縫做件冬天的外衣收費是兩塊錢,盛芳先付了一塊,問什麽時候能做好。

臘月二十二,離現在也沒幾天了,陳晚琢磨一下,讓她們三天後來。

“男方條件怎麽樣啊,你們艷艷這麽好,必須得配個更好的。”說完正事,周梅開始跟盛芳嘮嗑。

“男方是部隊裏當兵的,家裏有一個大哥和一個三妹,都結婚了。父母跟咱們一樣是農民,連河大隊的,聽說是出了名的能幹人。”盛芳也有跟周梅細說的打算,關於部隊,周梅比她了解,“大梅,正連級家屬能隨軍嗎?”

陳建軍是團長,據周梅了解,部隊裏得營級幹部才有隨軍名額。

“這條件不錯嘛,男方今年多大?”盛芳說了個二十四,周梅笑著看了看旁邊害羞的丁春艷,“比艷艷大四歲,男人年紀大點好,會疼人。雖然連級不能隨軍,但二十四歲也年輕著呢,升到營級是遲早的事。”

盛芳顯然是打聽過的,聽完周梅的話她點點頭:“我也是這麽跟艷艷說的,只要對方踏實肯幹,有上進心,兩個人一起努力就行了。”

“是這個理。”周梅認同盛芳的說法,“連河大隊離咱們不遠,艷艷不算遠嫁。”

兒行千裏母擔憂,女兒嫁人更是一樣的道理,離得近有什麽事家裏還能幫襯,要是嫁遠了,一年半載不見得能回一次家。

舉個例子,周家在三大隊,逢年過節或平時周梅想回娘家,把家裏的事安排安排就能走,寒暑假三個孩子也可以去看看外公外婆舅舅舅媽。而陳晚的二姐五姐,嫁到省城,交通不便,一年最多清明、春節回來兩趟,每次得提前好久做準備,來了住不上兩晚就得說再見。

當然前提是除了遠近,其他條件一樣。若是丁春艷分別相看了省城的工人與鄰隊的農民,在這樣的差距之下,遠近的因素就可以忽略不計了。

“我記得陳晚好像比艷艷小一歲,你怎麽打算的?”盛芳沒有壓低嗓門,陳晚在屋裏聽見了她的話,立馬走到門背後把耳朵貼到門上試圖得知周梅的回答。

可千萬別說有給他相看的想法。

“還能怎麽打算,陳晚再過半年高考,考完還有四年大學,怎麽也得等他讀完大學以後了。”周梅不焦心陳晚的婚姻大事,她覺得以陳晚的條件,絕對不愁娶。

對對對,等讀完大學以後,陳晚在門後恨不得給周梅鼓掌。

“怪我忘了,陳晚的確不用著急。”盛芳剝了顆胡豆放進嘴裏,嚼得嘎嘣作響。

“對了,你們有男方照片嗎?”周梅沒有以貌取人的意思,不過是出於好奇。

“有一張。”盛芳懟懟丁春艷的胳膊,“拿出來給你周嬸看看。”

丁春艷臉上飛起兩片紅霞,扭捏地從荷包裏掏出男方的照片,周梅接過一看:“這孩子長得周正,配得上咱們艷艷!”

盛芳笑著揭女兒的底:“你是不知道,之前給艷艷說了好幾個,見了人以後沒一個成的,問她為啥她也不說。現在我算是清楚了,嫌人家長得不好看呢。”

“媽!”丁春艷不依,盛芳笑得更厲害:“瞧瞧,還不讓人說了。”

“喜歡長得好看的怎麽了,不是隨了你嗎?你當初不也是因為你家老丁長得好才選的他。”周梅打趣盛芳,兩人是前後嫁進平安村的,盛芳比周梅大不到一歲,平日裏習慣了這麽說話。

“你這張嘴,真是說不過你。”盛芳老臉一紅,“不跟你說了,我回去做紅豆腐去了,你今年做紅豆腐了嗎,沒做等會我給你送點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