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第3/4頁)

甚至上面有人在提議,要不要多搞點事情把周偉的‘口袋’,全部掏空空,然後再把他放出去掏外國人的錢。

上面領導們聽到這個建議,都忍不住樂出了聲,紛紛表示贊揚。

“對,讓他花,就不信他手裏的錢放著三五年。”

“哈哈哈只要不買飛機火箭大炮,他想搞什麽就搞什麽。”

“賺外國人的錢也是賺,賺本國人的錢不照樣是賺嗎?”

“要不要先試驗一下,私營企業,國營企業,國營控股企業,多元化發現,要不要看看成效呢?”

幾個大領導在一起輕松的說著一些事情,說到周偉的‘特殊性’。

不得不談到紅星生產隊秘密搞事情,據說已經見到了成效,生態循環系統,已經出現了成效。

但是這種小規模的示範,成功是成功了,生產隊村民們並不能取得更高的收益。

不過在紅星生產隊中的十一位老人,眼見二連三都平反,重回他們工作的崗位。

某些老人開創新的事業,比如化肥生產,飼料生產研發,通通都走向了新階段。

這樣的事情,領導們也看在眼中,其實是有意放置,想要看看到底能發展成怎麽樣,而且在別處也有不同的,百姓們在煥發自己所想的道路。

而真正走哪一條路,能走出來特殊的發展道路,就要看具體的實踐效果是怎樣的。

隨著新的工廠不斷的建設,而有不少的老的工廠卻每年都需要政府的補貼才能夠存活。

某些國企已經出現了狀況,這些工人不以為恥,反以為榮。

所以在面臨著這樣的事情的時候,領導們也是兩種想法。

“我提議向某些工廠,除了過於龐大的工人,根本就沒有制造出太大的利潤,反而要讓政府不斷的補助。

我覺得該削減就削減,也不能老是養著一群無用的工人,難道要養著他們子子孫孫嗎?”

“這已經成為了當地很多財政部門的負擔,難道要將好多稅收不去建設基礎建設,而是全部都補貼給這群沒有任何貢獻的人嗎?”

“我覺得這不符合我們共同富裕的理念!”

這是比較激進的領導,對於一些無用的工人,只會拉垮更多的人。

而也有的領導提出溫和的意見,首先這部分工人當年也是付出過辛勤勞動,難道現在因為他們不行了?我們就要舍棄嗎?

最後還是中間派提出意見,能改革的工廠盡量改革,盡量做到盈虧自負,不要牽扯當地的財政。

當地財政不是為了補貼這些工廠,當地財政要建設基礎建設,同樣也要開展各種教育活動。

經過一輪又一輪的議論,最後確定了該實施怎樣的政策,首先某些工廠不要自持是國企產業,就絕對會有政府部門兜底,以後不會兜底。

“掙多少發多少工資,自負盈虧!”

這則消息傳到了不少工廠,簡直就形成了晴天霹靂。

誰在自己的工廠誰知道內幕,有一些工廠真的就是擺爛,也不鉆研技術,也不更新換代,就光制作一種產品,還經常會出現錯誤。

就比如國企的江南紡織廠,在他們看來就算是布匹印錯了也沒事,正好可以走內部價格,獲得不少的好處。

當上面發布政策,杭城財政部門立刻不再下撥財款,可算是松了一口氣。

政府部門的領導們快速的劃分,接下來該做的事情無論是地區建設和村裏建設,僅僅是拜托一個江南紡織廠,就能夠做很多實事啊。

江南紡織廠連工資都發不出來,更不要說一些福利,全都沒有了。

有不少工人哭天喊娘:“這還讓不讓我們這些工人存活了,不□□怎麽吃飯?”

“工錢也已經不發了嗎,這些領導怎麽當的領導,廠裏都爛成這樣了。”

工人們深深的埋怨,埋怨領導的不作為,埋怨工友們經常搗亂。

而像江南紡織廠工人們的好日子一去不復返,可把杭城其他工廠的工人們給開心壞了。

平時就覺得江南紡織廠的工人們只是攪屎棍,有時候就覺得憑什麽江南紡織廠的工人們有的就在外面逛大街,還能月月有工錢。

現在江南紡織廠的工人們,一個工位上五六個人,根本就用不了這麽多紡織工人,一個人上一天班能休五天。

現在好了,終於不用替他們負擔,有不少的其他的工人都紛紛的看熱鬧。

“俺就說,上面領導不會放任不管吧,這就是太忙了,終於想起來整治了。”

“工人嘛就得勤勞,誰要是像江南紡織廠的工人心都臟了。”

其他工廠的工人們紛紛叫好,回到自己家的工廠更加賣力的工作。

江南紡織廠工人們就像是一個笑話,而他的領導們到處求爺爺告奶奶,卻直接被告知,如果不能在半年之內,結束這種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