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第2/6頁)

幸虧是上山遊玩的小孩子們看到了,那些小孩子們在家裏也是半個勞動力。

不僅幫助把豬草擡回了豬圈,還在村裏叫來的大人,把康老爺子背回家。

就因為康老爺子扭到腰,發現除了會種地的,會養殖的老爺子,裏邊還有會中醫的時老先生。

幾個推拿手,直接把康老爺子扭到的腰給推好了。

時老先生剛擦著汗,回頭就發現村裏人眼睛都放光。

“原來老爺子您會醫術,這事不早說!正好村裏缺了一個衛生所,您去衛生所裏擔任衛生員吧。”

大隊長周紅軍真是覺得自己撿到寶了,直接拍案決定。

村裏的老百姓沒有一個人反駁,甚至大家呼天喊地,以後生病了,就不用去公社了!

而且衛生員是村裏的醫生,頭疼腦熱的都有地方去醫治。

關鍵是除非是用一些西藥藥品,或者是打針輸液這種消耗品,否則老百姓們吃點中藥什麽的都不用花錢。

一切都在集體裏扣錢,等賣了糧食交了公糧分錢的時候,再在個人的賬目當中扣錢。

雖說一樣是交錢,但是不現在在自己手裏要自己的現錢,那就相當於沒扣錢。

只不過時老先生帶著媳婦忙成了陀螺,因為村裏人有點事就去看醫生,有點事就去看醫生。

老年人大多都是風濕病關節炎,其實就是以前幹活太用力,身體到了,老了來病了。

以前先去公社醫院看病麻煩,現在不一樣了,生產隊中就有自己家的醫生,那該看病就得看病。

有點頭疼腦熱,就趕緊去看時老先生。

時老太太是專門看婦科的女大夫,如果說男人看病,還算是比較方便。

女人有一些病是難以啟齒,是有病了也會自己扛著,不敢到處亂說,也不敢到處亂看,覺得不好意思。

害怕別人說說叨叨,尤其是公社的醫生,還大多都是男大夫,女大夫少之又少。

時老太太只是略懂一些皮毛,卻已經讓村裏的女人們覺得身體舒服多了。

時老先生上山采藥,但是采來的藥,還沒有晾曬幹就又被用完了。

實在是喘不上氣的時老先生夫婦,只能求到大隊長周紅軍的家裏。

“不是我們不給看病,實在是好多人的病,並不需要看,只需要自己扛過去就可以。

現在手被刀切了一個小口子,都要去衛生所裏面包紮。

只有我們老兩口實在是看不過來這麽多的病人。”

時老先生本來以為村裏的人就是看熱鬧,但是沒想到真熱鬧,一看看這麽長時間。

明顯有一些人在占便宜,就秉持著你有病,我這也得有病,要不然一起分擔著要錢。

周紅軍一聽這話也皺起眉頭:“時老哥,您先回家,這事我管了,你放心,回頭開大會我就在會上直接批評!”

時老先生一聽這話就心裏放心,主要是他媳婦都快累病了。

不僅是紅星生產隊的婦女會特意來看病,就是不是紅星生產隊的婦女也會偷偷摸摸的來看病。

幾個大隊長對於這種事情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會在其他的方面給貼補紅星生產隊。

回頭周紅軍在大會上,直接訓斥了某些占小便宜的人家。

“不要老是想著占小便宜,有病了再去看,沒病給自己招災惹禍呢。嫌自己家的麻煩少是不是!”

“這是村裏的衛生所,讓有病的人去看病,又不是不收錢,只不過是在年底扣掉錢!”

周紅軍在大會上一頓訓斥,給村裏邊的村民們有一些飄的心態,又給墜到地上。

平時敲打一番,村民們才不會搞事情。

正是因為有老支書的理性,周紅軍大隊長的管控,紅星生產隊一如既往的平靜。

老支書的兒子周抗日和兒媳婦章婧雪也已經正常生活。

老支書看到兒子,甚至都沒有流淚,因為他知道早晚有這一天,自從政策一變開始了下鄉活動之後。他以為自己再也見不到兒子。

周抗日看到老父親挺拔的身板,頭發比他都要黑,還在淚眶的淚也憋回去了。

“兒媳婦怎麽樣了?”

老支書都沒搭理周抗日,倒是對兒媳婦非常的在意,兒媳婦的狀態明顯的不太好。

“哎,造孽呀。她現在什麽都不記得了,就是一個孩童的記憶。”

周抗日看看章婧雪的瘋瘋癲癲的樣子,心痛不已,這可是他心目中的大家小姐,是他愛了一生的妻子。

周抗日根正苗紅,而他的妻子一家卻被打成了資本主義,章家提前得到消息,一部分人已經遠走港城。

還有一部分人因為各種原因沒有離開,也就是遭了苦難。

章婧雪沒有離開,因為有丈夫,有子女,而且所有人都覺得周抗日根正苗紅,應該不會有什麽問題。

但是架不住有人窩藏禍心,舉報信一封接著一封,也可能是周抗日擋了別人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