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第2/3頁)

說什麽君王失德,引的上蒼震怒,這才降下災難。

這日子沒辦法過了。

杜帥臉色一變,下意識的看向門口,“別胡說。”

沐晚晴抿了抿嘴,“我想向皇上上一道表忠心的折子,並在玉峪關和宜城各陳兵兩萬,必要時關閉城門,切斷所有對外的關口。”

玉峪關和宜城是西涼通往外界的兩道屏障。

杜帥是一軍主帥,在這方面比她強上百倍,“你是要抽調戰備兵源?”

“對。”

杜帥沉吟半響,“可以,你看調誰過去?”

這只是表示對沐晚晴的尊重,並不是真的要她出主意。

沐晚晴不傻,語氣隨意,“ 這方面您是行家,您作主即可。”

他們早就說好,她負責行政,但不插手軍務。

杜帥已經想好了人選,“那就讓蔣同知駐守玉峪關,周思源駐守宜城。”

沐晚晴無可無不可,“杜少煊那邊還不能結束嗎?這戰事拖的太長了。”

這一天天的糧草供應是一筆巨大的開銷,她再有錢也扛不住。

朝庭是自顧不暇,根本顧不上邊關了,全靠地方自己解決。

杜帥雖然在後方養傷,但對前線的戰況了如指掌。

“西蕪失利後就直接退守到甘州城,兩國合力跟我沐家軍對抗,來來回回的打了好幾場,僵持不下。”

沐晚晴微微蹙眉,“這不會要打幾年吧?這天天燒錢會變窮光蛋的,還不如坐下來好好談談,看能不能和平共處,一起賺錢不好嗎?”

打仗最苦的是百姓和底層士兵。

杜帥也不想打,“兩國早有吞並我大齊之心,遇到這千載難逢的機會,豈肯錯過?”

沐晚晴揉了揉眉心,幸虧她早早就安排好了一切,大力推動工業商業,棉花的上市引來了全國的商人投資,資金充裕。

又剛收了一波小麥,但產量不高,得想想辦法提高產量。

不行,還是得大量囤積糧草,越多越好,聯系一下商人們吧。

忽然,耳邊傳來杜帥的聲音,“謝謝你,縣主。”

沐晚晴愣住了,她沒有聽錯吧,“嗯?”

杜帥面色誠懇而又認真, “若不是你未雨綢繆,深明大義,將囤積的糧草送到軍中,恐怕已經守不住了。”

你兵力再強,沒有糧草,就等著餓死吧。

西涼一旦失守,敵軍長驅直入,兵臨京城,後果不堪設想。

那些人算計好了一切,卻漏算了一個人,那就是沐晚晴。

沐晚晴的眼光長遠,能力非常強悍,硬是憑一已之力將局面扭轉。

她本是流放到邊關,卻陰差陽錯成了西涼的守護者。

這是誰都沒想到的。

沐晚晴露出燦爛的笑容,“我也覺得自己很棒,朝庭該給我一個大大的封賞。”

杜帥不禁失笑,她聰明絕頂卻不自負,還很討人喜歡。

“你就沒有什麽想法?”

沐晚晴愣了一下,啥意思?但看著他意味深長的表情,心裏一動,“你是指那至高無上的位置吧。”

她說的特別直接,“高處不勝寒,站的越高,身上的責任就越大,一已之身托起整個帝國,我不想給自己戴上那麽沉重的枷鎖。”

說句實話,眼下災難頻發,內交外困,皇上憂心忡忡,寢食難安,日子不好過,還沒有她逍遙自在。

“再說,當今皇上和太子對我不薄,該賞的都賞了,我挺認可他們的。”

言下之意,若是對她不好,她就造個反試試。

杜帥:……

早知她是個極具反叛精神的人,一介女兒身,卻敢跟朝庭百官掰手腕,敢做常人不敢做的事。

但這麽……離經叛道,還是受到了極大的沖擊。

果然,不久之後,晉王府宣布支持魏王府,共同起事。

晉王世子還站出來作證,說他撞破了皇上毒殺太後的秘密,所以慘遭追殺,要不是他命大都回不到封地。

還拿出所謂的證據,太後的親筆書信。

太後在信上說,晉王才是她的親子,當初是被當今皇上搞鬼來了一出狸貓換太子,生生拆散了他們母子。

問當今皇上為什麽這麽做?就是要挾太後助他登上皇位呀。

聽上去有據有節,理由能自洽。

鬧了這麽一出,天下震動。

朝庭則否認了一切,直言這全是編造出來的,只為了造反師出有名。

同時,朝庭出兵鎮壓,跟叛軍展開了激烈的交戰。

在這期間,幾支難民隊伍紛紛沖進城裏打殺官員,占領城池宣布起義。

一時之間,局面混亂不已,人人自危。

唯獨西涼地區不受影響,自成一方天地。

有一支起義軍想攻占西涼的屏障玉峪關,直接被當地守軍滅了,全軍覆滅。

嚇的其他人都不敢再打玉峪關的主意。

沐晚晴不敢有半點懈怠,忙著囤糧,忙著城務,還忙著撿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