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第2/3頁)

杜帥微微蹙眉,“扶持工商業?”

大齊朝的國策是重農抑商,商人的地位並不高。

蔣同知自然知道他的想法,“您放心吧,清平縣主心裏有數,農業永遠放在第一位,以農為本的基礎上發展商業,互相依托。糧食和布匹是戰略物資,牢牢的把握在自己手裏。”

“平抑市場物價,對工商業者收取重稅,官府全面掌控經濟,這是她制訂的策略。”注(1)

這麽一來,經濟蓬勃發展,大把的稅收上來,官府就有錢了。

有了銀子就開荒,支持農業發展,興建大大小小的作坊,一整套流程走下來,商業工業農業三駕馬車安穩穩的前進。

杜帥這才放心下來,多看了路上行人幾眼,發現他們都穿上了棉衣,雖然是黑藍灰,但是全新的。

“棉布賣什麽價?”

蔣同知對這個了如指掌,“最普通的棉布一匹一百文,棉絮一斤五十文……”

百姓出去打工,一天的工錢最少也要二十文,就是說,幹幾天就能買到這些,壓力並不大。

“這麽便宜?”杜帥有些驚訝。

蔣同知笑眯眯的點頭,“對,但限售,一家只能憑戶籍買五斤棉絮,二匹布。”

這算是本城居民的福利。

杜帥心裏算了算,一匹布能做三身短打,”這只夠一家人穿上棉襖棉褲吧,但不夠做棉被。”

“這也是沒辦法,優先供應了軍中,剩下的平價供應給本城居民,為數不多的拿去外地販賣,好歹把成本掙回來。”蔣同知忍不住豎起大拇指,“清平縣主真是好樣的,明明她可以大賺一筆。”

這一點足以證明,沐晚晴是一個優秀的執政者,也是有大情懷的人。

“跟她多買點種子,我們明年也種一半。”杜帥特意出來轉一圈,是因為要給朝庭上奏折,說說沐晚晴的功勞,讓朝庭早點下決定。

這事拖了好久,朝庭不聞不問也沒下正式的任命書,不知是什麽意思。

蔣同知哈哈一笑,“她的種子賣的挺貴,但,依舊供不應求,她靠賣種子就能賺一筆。”

說到底,沐晚晴怎麽著都不吃虧。

杜帥微微頜首,沐晚晴可不是只知奉獻,不求回報的聖人。

她非常精明,卻不外露,更難得的是,得體大方,於公於私都拿捏的恰到好處。

在公事方面更是無可挑剔。

“咦,這街頭怎麽這麽幹凈?”

蔣同知輕笑起來,“清平縣主在路邊設置了垃圾筒和公廁,成立了保潔隊,負責街頭的清潔工作,還設立了公車。”

他指向對面疾馳過來的一輛馬車,“您看,這車廂上寫著公車,就是說,百姓只要出一文錢就能坐上公車,能帶他們到達城中任何一個地方。”

“四個城門旁邊都建了中轉站,進城的牛車驢車都安置在中轉站,”

這樣就避免了牲畜到處拉屎拉尿,弄的街頭臟兮兮的。

杜帥:……

“那運貨怎麽辦?”

“有專門的貨車呀。”

杜帥覺得都不認識涼城了,這才多久啊,就有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走吧,去沐家書院看看。”

沐家書院,今天是第一批學生畢業典禮,儀式感滿滿。

台下坐滿了學生和學生家長,大家的臉上滿滿的興奮。

杜家兩位小姐也受邀觀禮,還帶上了自家孩子。

杜大小姐看著統一校服的學生們,有些羨慕,男男女女都一視同仁,他們攤上了一個開明的族長。

“這一批畢業生離開後,書院就要冷清了。”

杜二小姐之前是書院的副院長,如今調整工作,成了水木農莊羊毛作坊的總管事,整個人都自信起來,有了職業女性的風範。

“怎麽會?想進來讀書的人太多了,大家就等著清平縣主開口招生,據說要面對社會面招一撥優秀苗子。”

之前已經有一批權貴家的孩子進入書院,人數不多,考核過了才能入讀。

在這裏,管你是什麽出身,都是一名學生,學知識是第一要務。

不好好學,在這裏興風作浪,分分鐘鐘被踢走。

在這裏沒啥特權,大家信奉強者為尊,沐晚晴才是所有人心中的最強者,為學生們頂禮膜拜。

杜大小姐的視線掃到一張熟悉的面容,這是她夫家外甥,在家裏鬧騰的不行,整一個叛逆精神小夥。

可現在,安安份份的坐在同學中,側臉平和極了,像是換了一個人。

“話說,書院是怎麽將這些刺頭收服的?“這裏不興體罰,打罵是不可能的。

“內卷。”杜二小姐有些促狹的笑道,“周周考,旬旬考,季季考,三次考核墊底者清退。”

光是應付考試就耗盡了精力,哪還有空搞事情?

杜大小姐:……

明白了,叛逆小夥也是要臉的,要是清退,在圈子裏還怎麽混?連累父母家人都沒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