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第2/4頁)

他們覺得與其走在完全陌生的路上遇到余震,還不如回小區,至少環境熟悉。”

顧愷環視四周,又繼續說道:“但就像我愛人說的,這些人之所以回來是對咱小區抱有希望,覺得這裏比外面安全。可要是這希望沒了呢?”

“是啊,政府的援助也不知道什麽時候會來,咱不能就這麽坐著等死。我同意沈醫生的想法,咱們確實得想辦法出去求助。”

石磊第一個表示了贊成。

沈淙冷峻的臉上多了一絲暖意。

她望向石磊說:“我們確實需要主動出擊。受災的地方肯定不止咱們一處,咱們不去不代表別人也不去。

要是物資不夠的話,去晚了可就太吃虧了。

哪怕就從市裏要回來一點吃的或者消毒藥粉,也比待在這兒坐以待斃強。”

“另外,”

她望了望眾人,繼續說道:“我們也不能把希望全部押在政府救援上,還得想辦法自救。

咱們這兒離市裏不過一個小時的車程,震情這麽嚴重政府不可能不知道。

直到現在我們還沒有等來絲毫救援,能說明的只有一點——市裏可能受災比咱們更重,政府顧不上咱們了。”

她這話一說出口,眾人頓時臉色大變!

“小沈,你這話有點嚇人啊!”之前那個男人脫口而出,下意識的質疑道。

沈淙看向他:“那你覺得我說的不對?”

男人的嘴唇繃得緊緊的。

沉默了好一會兒他才搖了搖頭,苦澀的地回了句:“我倒是希望你說的不對。”

眾人的神情更加難看了,幾個年輕點的臉色已經開始發白。

畢竟越是大災大難當前,人們越能夠感受到個人力量的微弱,對於國家、集體的依賴就越強。

沈淙這話,幾乎擊垮了大家所有的希望。

沈建義在心裏嘆了口氣。

他知道女兒是好意。

可或許是因為女兒曾經的經歷,讓她的內心變得比一般人強韌得多。

這讓她無法感受到初初經歷大災時人們內心的脆弱。

只想著解決問題,不會去考慮大家的承受能力。

他開口說道:“國家肯定不會不管咱們,但有可能不會這麽快。在此之前咱們確實得想著怎麽自救。

除了藥品,糧食、水、包括衣物、日用品這些也都是大事。

我知道咱小區現在還有一點兒存貨,可那支撐不了幾天。

咱今天既然坐下來了,就討論一下接下來怎麽辦吧。

去哪兒找,誰去,找到後如何分配?咱都想想。

好歹想個轍出來,能讓咱們這些活下來的人堅持到國家救援隊來的時候。”

眾人這會兒也想明白了。

沈淙的話尖銳,卻是實打實的真話。

她一下子刺破了大家內心裏存在的那點虛妄的幻想。

這是好事兒。

早點醒悟,早點行動,沒準兒……就能多掙出來一條命。

而沈建義和緩的態度,又幫大家重新燃起了一絲希望。

是啊,國家不會不管他們的,只要努力熬到救援隊來就行了!

“叔,你說說咱應該怎麽做吧?”一個坐在人堆兒裏的小夥子大聲問道。

“我想著咱把人分一分,留下一部分人繼續救災,然後其他人都出去,去求助,去找物資。

找著物資之後按比例,小隊自己留下一部分,另外一部分交上來統一管理,用於分配給留守人員還有出不去門的老弱病殘用。大家覺得行不行?”沈建義說道。

“可以是可以,就是這個分配比例怎麽訂?還有,怎麽監管?要是小隊的人都把找到的東西私自藏起來了,那留守的人可怎麽活?”石磊一邊琢磨一邊問。

沈建義擺了擺手:“我就是提個建議,這事兒你們商量。我年齡大了,受不得這份勞累,腦子也轉不動。

你們商量好告訴我一聲就行。讓我出去也行,讓我留在小區幹活也行,都行。”

沈淙心裏微微松了一口氣。

如今這情況,小區看著像是有往小型基地發展的趨勢,這是上輩子沒有的事兒。

上輩子小區還有附近的迎水村存活下來的人比如今多多了,可卻如散沙一般,各過各的。

最後還是政府過來接手。

這可能也和上輩子受災不太嚴重有關,大家沒有達到必須擰成繩兒一起搏命的程度。

可不管怎樣,她並不希望自己家人介入過深。

不管是成立基地也好,臨時負責也好,都要勞心勞力。

爸爸年齡大了,她不想讓老頭兒再費這個心。

還有一點就是——自家人自己知道。

他們一家人都心軟得要命。

而且一個個都有極強的責任感。

要是沒看見還好,要是天天看著這個受罪,那個可憐,就她家人那心態,用不了多久空間裏的東西就得嘩嘩的往外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