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第2/3頁)

“然後呢?”

小田聚精會神聽著,連醒來的不適也忘記許多。

“然後,我與同伴就發生了分歧。我覺得這樣一面鏡子,比埃及金字塔裏的法老遺物還要珍貴,一定要帶回英國,放在大英博物館,讓所有人都能來參觀,才是它最好的歸宿。但其他人不同意,他們來到這裏的目的,名為勘探,實則就是偷摸搶劫。”

“我不想再與他們爭執下去,就將鏡子偷偷帶走,他們從後面追上來,開槍打傷我,我摔下懸崖,以為必死無疑,卻遇上了一個路過的年輕女孩,她也是當地佤民,進山來采藥的,我那時候燒得神志不清,是她用草藥把我救回來,我很感激,怕她知道我是擄走她族人當人質的罪魁禍首之一,就謊稱我是被當地政府邀請進山勘察地理的,只是迷路了。”

“那女孩很好,她沒有把我丟下,一直陪著我,還給我講當地的故事。”

夢中的蔣思因是個英國人,他原本對中華文明毫無了解,與同夥爭執,也僅僅是因為他將鏡子看成一件文物,而不是戰利品。

但在佤族女孩口中,他逐漸了解到,當地佤民為什麽會那麽崇拜這個叫諸葛亮的古人,了解到諸葛亮畢生功績,也了解到雲南這片土地近代以來的苦難。

他逐漸喜歡上女孩,也愛屋及烏,喜歡上女孩所在的這片土地,這片土地上千百年的歷史。

英國雖然也不算一個歷史貧瘠的國家,可海島國家從來也沒有這樣堪比古希臘古羅馬的璀璨文明。不同的是,古希臘與古羅馬,都是早已滅亡,只存在於史書上的文明,而華夏文明確實真真切切正存在,即便它現在民生困苦,國家貧弱。

但蔣思因越聽越覺得,沉睡的雄獅未必沒有醒來的一天,而他所想的將文物帶走代為保管的初衷卻過於天真,先不說他的同夥們會不會答應,光是鏡子漂洋過海,途中會遇到多少意外,就是未知之數。

思慮再三,蔣思因決定將鏡子留下,他找到一個隱秘的地方,將鏡子埋藏起來,並且只把地點告訴女孩,當時因為槍傷加上從懸崖上摔下來的傷勢,他已經知道自己命不久矣,他怕女孩受到自己連累,找茬破口大罵了她一頓,誰知女孩非但不肯走,還要與他同生共死。

“當時我,我記得夢裏的我,對她說,如果還有像佛教裏說的來世,我願意當一個中國人,再度與她相遇,彌補前世的遺憾與過錯。希望那時候,不會再有戰爭,不會再有動蕩不安,希望我與她,能有一個美好的邂逅,和圓滿的將來。”

說這句話的時候,蔣思因一直望著小田。

小田的神色幾經變化,顯然對他這個夢境反應激烈,只是強忍著沒去打斷蔣思因。

直到他說完,小田才緩緩開口。

“我的夢,大部分內容,與你相差不多。不同的是,我是女孩的視角。那不會真是我們的前世吧?”

其實這個問題無須問出來,種種跡象早已印證了他們的猜測。

在去過一趟陰間之後,蔣思因對這種可能性的接受度,幾乎是沒有障礙的。

但是接受歸接受,這種前世並不讓人愉悅。

尤其是,蔣思因沒想到,自己前世竟然有可能是個外國人,還是個偷盜文物的外國人。

“之前那個降頭師一直逼問我,不也沒逼問出什麽,現在我自己卻完整夢出來了,應該是跟我們去過一趟陰間,冥冥之中觸動感應有關系。”

蔣思因見小田臉色不好看,勉強提起精神安慰她。

“就算這些真是我們的前世,跟現在也沒什麽關系,只能說明我們緣分未了,這輩子才會遇到,應該高興才對。”

小田搖搖頭:“有關系,那幫外國人肯定也知道我們前世的事情,所以他們隔了一輩子也不肯放過我們,非要得到鏡子的下落才罷休。”

蔣思因沉默片刻:“我還沒問你,我前世死後,你怎麽樣了,把鏡子拿出來了嗎?”

小田苦笑:“沒有,如果夢是真的,我在你死後沒多久,就被那群人追上了,他們逼問我鏡子的下落,我當然不肯說,結果直接就被槍殺了。他們以為你把鏡子藏在附近,但——”

蔣思因接下去:“但我根本就沒把鏡子藏在他們所能想象到的地方,所以我們死後,他們也找不到鏡子,直到現世。”

小田臉色凝重:“所以他們不會放過我們的,那個約翰說他前世跟你是兄弟,我看他的話也不能相信,還有那幾個降頭師,我現在越想,越覺得後怕。”

蔣思因有意調和氣氛,就開玩笑道:“現在我們也不是孤軍奮戰了,有何哥他們在,那些人也不敢放肆了,畢竟何哥現在可是閻……”

他剛要脫口而出,卻突然想不起何疏的身份,腦海明明知道自己要說什麽,但是到嘴邊就是說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