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第2/3頁)

王志行忍不住皺眉:“鄭先生,你是遇到多大的麻煩?”

是天大的麻煩,才需要這麽多人一起解決。

但有時候人多並不代表效率更高,各個門派,各種意見,七嘴八舌,可能適得其反。

原本鄭七把何疏他們兩個喊過來,王志行就不大痛快了,現在又多了兩個,這不是擺明了不信任他的能力麽?

“王師傅別介意。”

鄭七看出他的想法。

“我這件事有些棘手,也說來話長,一會兒還有位韓國風水師,他馬上就到了,請各位稍等片刻,我馬上就向你們說明緣由。王師傅就當給我個面子,回頭麻煩解決了,我一定請來商界朋友,隆重介紹各位。”

話說到這個份上,王志行也不好拂袖而去。

他自立門戶,也是因為跟七星派其他人鬧翻了,需要另謀出路,鄭七這裏就是他關鍵的第一步。

何疏跟廣寒倒是不著急。

寓所是復式的,占地兩百多平,鄭七不經常過來住,只是把他當成會客廳,何疏索性讓助理帶著他上下參觀,廣寒則在流理台旁專心致志看著廚師們制作點心,仿佛那比解決鄭七的麻煩要重要百倍。

大約過了半小時左右,那位韓國風水師終於姍姍來遲。

鄭七將所有人請到客廳,統一作了介紹。

眾人這才知道那位老先生叫宋太平,是來自灣島的高人。

宋家不屬於哪門哪派,據說家傳淵源,先祖曾在清末欽天監任司歷,也就是專門推歷法,定四時吉兇的官員,後來時局動蕩,其後人移居海外,以編寫通勝,幫人定婚喪嫁娶吉兇時日為生,後來逐漸闖出名堂,如今宋家撰寫的通勝歷法,在海外華人圈內擁躉者甚眾。

至於最後到的韓國風水師,名叫金應心,曾在港島學藝,在韓國國內也頗有名氣。

東北亞受中華文化影響很深,從韓國到日本,至今都有不少信奉風水陰陽學說的人,金應心三四十年紀,皮膚白皙,身材微胖,未言先笑,金絲眼鏡下面流露些許生意人的精明。

“上飛機前剛給昊天集團的樸善熙先生解決一個小麻煩,又趕上飛機延誤晚點,讓各位久等了。”

金應心直接來了個鞠躬禮,話語裏卻擡出昊天集團的名頭,有意無意說明自己的地位身價。

王志行道:“貴國總統府沒請你去看看青瓦台的風水嗎?”

眾所周知,每一任韓國總統都沒有好下場,坊間傳聞青瓦台形似墳墓,風水極差。

金應心臉色微沉,皮笑肉不笑:“我也經常往來港島,卻從未聽過王先生的名字,我想你的嘴巴這麽缺德,應該是遇不上貴人的原因吧?”

何疏:……

他現在知道了,自己剛才冤枉王志行了。

雖然這位韓國風水師一上來就給下馬威,但王志行也純粹是嘴巴缺德,對誰都這樣,不是在宴會上故意針對何疏。

兩人剛見面就跟烏眼雞似的針鋒相對,鄭七微微皺眉。

助理站出來:“兩位不要鬥嘴,鄭先生把諸位請來,正是有很重要的事情要說。”

金應心推推眼鏡,立刻道:“抱歉,鄭老板,您不妨直說,我們洗耳恭聽。”

他中文說得很好,成語運用自如,絲毫聽不出外國口音。

王志行也終於閉嘴了。

鄭七之所以把他們請到這間公寓來,是有原因的。

在這棟市中心的公寓對面,從落地窗望過去,在林立的高樓中,有一棟新寰大廈。

新寰大廈是鄭七名下的產業,也是他的主要收入來源之一。

這棟大廈的其中一層,除了有他自己一間進出口貿易公司之外,其他樓層都是出租給別的公司,以此賺取租金。

鄭七什麽都不用做,只要新寰大廈還在,只要這裏還是湖城市中心,他就可以源源不斷坐擁收入。

但新寰大廈出問題了。

助理代替鄭七來講述這個故事。

“這個問題不是最近才出的,是從建成就有的。大廈經常時不時會出點怪事,一開始我們沒當回事,但後來,連大廈保安也反映,他們半夜去巡邏的時候經常會聽見身後有腳步聲,轉過頭又沒人。”

生意人多少都迷信,鄭七找了幾個大師高人過來看過,和尚道士也葷素不忌,法事做了好幾場,情況非但沒改善,反而越來越糟糕。

從前年起,新寰大廈就開始出人命。

有在擦窗戶時意外墜亡的清潔工,有被公司裁員一時想不開跳樓的員工,也有走出大廈不遠被酒駕司機撞死的白領。

雖然都是意外,但久而久之,難免有流言傳出。

“每年死了多少,人數都是一樣的嗎?”王志行插口。

助理看向鄭七,見他微微頷首,就回答道:“後來我們統計了一下,算上離開大廈遭遇車禍的人,前年和去年,每年都是八個人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