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長安客16(第3/5頁)

她知道自己大約見不到左明,可總是不死心。

車馬停在左府外,徐清圓坐在車中,風若去叩門。徐清圓安靜等了一會兒,風若回來鉆上馬車,告訴她:“果然,我進不去。左府外面全是衛士,裏三層外三層的。”

徐清圓若有所思:“朝廷近日不開朝會嗎?”

風若一怔。

徐清圓望定他,輕聲:“大魏朝朝會,五日一休,我算了時間,眼下遠遠不到群臣休沐的時候。大理寺審了這麽一個嚴重的案子,案子涉及到了一國相國,也涉及到了前朝太子羨,一國之策科考更被討論是否公平……這麽嚴重的事,只有百姓在街坊間討論,不見朝廷中樞給出的任何公文,撫慰人心。

“按理說,上朝的話一定會討論此事。可是鴉雀無聲……風若,陛下這幾日,是不是沒有開朝會?”

徐清圓垂下眼思量:“陛下是為了避免見一些人,還是想壓下此事,還是另有籌謀?”

風若聽得眼前金星亂轉。

風若茫然:“你又不是一國皇後,你操心那些幹什麽?”

徐清圓無言以對。

她只好直白說:“我是覺得陛下和晏郎君做了交易,晏郎君從來不肯和我明說,我只能從種種蛛絲馬跡中猜測。我如今有一種猜測,這種猜測需要知道,陛下是不是終於不打算忍林相了。”

她道:“多年來,多少人多少事都扳不倒林相,無非是陛下在保。可君臣之間的友誼從來和尋常人的友誼不同,君臣間的友誼會隨著時間而消磨,多年來,韋郎君與我們,不都在等著嗎?

“陛下若與晏郎君有了合作,有了協議……新的協議,我需要知道內容。”

她指揮風若:“你再去各位朝臣的家宅,打聽一下是不是真的不上朝了。”

--

風若在傍晚時跑遍了長安,終於明確地回復徐清圓:大魏皇帝以舊疾為由停朝,何時再開朝會,沒有明說。

多少大臣給遞了折子說這不符合規矩,請陛下上朝。大魏皇帝暫時沒有回復。

風若:“這說明什麽?”

徐清圓:“……說明皇城要封了。”

不上朝,不許人進出,皇城從此時起與外城郭相隔。這是……徐清圓低喃:“戰前所備啊。”

她心事重重,沒有和風若多說什麽。兩人驅車回府,後續如何,徐清圓要再想想。馬車在中途停得倉促,徐清圓被撞在車壁上。她掀開車簾,正看到風若拋下馬車,翻身上了墻,向一個方向追去。

徐清圓忍著慌亂,在原地等片刻。她按按懷中的小玉匣,心想自己尚有一搏之力。

風若很快回來,滿臉疑慮。他告訴徐清圓:“我見到一個人騎馬出城,很熟悉……很多騎士跟著他在宵禁前出城。”

徐清圓:“誰?”

風若:“藏得很嚴實,看不太清……好像是林斯年。”

他百思不得其解,心想林家不是正被看押著麽,林斯年不也是兇犯之一嗎?韋浮還在家中老老實實地關著,林斯年怎麽可能從林家出來?

風若大驚:“難道林承手眼通天到這個地步,大理寺已經封了林家,林承還敢放林斯年出去?”

風若說著又很不解:“……可是林斯年不是和我們站一邊的嗎?林承現在應該恨死他兒子了吧,怎麽可能放他兒子出城?”

徐清圓咬唇。

第三方勢力……或者說,林承的真正勢力,出現了,對嗎?

這就是晏郎君在等著的?

徐清圓當機立斷:“風若,不回家了,我們去拜訪韋師兄。”

風若:“我們怎麽可能見得了韋郎君!”

徐清圓輕聲:“我們一定見得到他。”

--

當夜,韋浮收到皇帝召見,要他進宮答話。

看守韋家的大理寺眾衛士松口氣,慶幸皇帝真的要開始過問這件大案了……他們看守韋家這兩日,真的怕韋浮有一個不妥死在家裏,他們都說不清。

馬車中,韋浮閉目養神時,車停了下來。

他打開車門,看到攔路的,是他那位聰慧過人的師妹,徐清圓,以及晏傾那個武力高強的侍衛,風若。

風若見他依然不快,敷衍地擡下巴打個招呼,徐清圓則對馬車一行人微笑,屈膝:“我受張府君所托,代大理寺前來問韋府君幾句案情有關的話。不知韋府君方便與否?”

韋浮目若流水,若有所思地笑:“我倒沒什麽方便不方便的……”

馬車旁的衛士迷茫:“大理寺?大理寺先前怎麽不問話,怎麽讓娘子你來……”

怎麽會讓一個不隸屬大理寺的女子來問話?

徐清圓板起臉,刻意肅然:“此案目前仍由張府君掌審,張府君信賴我,我又有左卿先前給的吏員腰牌,問韋府君幾句話,有何不妥?而且我一個弱女子,難道你們怕我劫持你們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