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北邙山會戰(上)

日軍第12軍司令官內山英太郎中將放下電話,神色黯然。

他有些蕭瑟地對著參謀長中山源夫說:“三浦君已經膽怯了,他請求暫停對358兵團的進攻。”

中山源夫也能體諒三浦忠次郎的難處。

任誰面對敵人越打越強,自己越打越弱的局面都會崩潰的。

他開口說:“特高科那邊查探到楚雲飛將澠池那邊的糧食分發給普通民眾,他在這裏的百姓有著很高的威望。不少受到他蠱惑的愚蠢的支那人願意為他死戰。或許這就是他的士兵能不減反增的緣故!”

內山英太郎聽到參謀長的解釋,他覺得這是唯一能解釋通的了。

不然不可能他一打出招募的旗號,那麽多人爭著搶著要投奔他了。

至於那些招募的新兵當中不少戰鬥意識強,搏殺經驗豐富這點,或許是之前第31集團軍當中那些潰兵都投奔楚雲飛了吧。

楚雲飛練兵的本事極強,短時間內就能將那些蝦兵蝦將整合成一支能打能拼的強兵。

不然這一切都解釋不通!

內山英太郎嘆氣一聲,說:“楚雲飛此人善治軍,有經天緯地之才。可惜不為皇軍所用!可惜了!”

中山源夫看到司令官在惋惜,他不由得問道:“將軍閣下,三浦君的請求!”

內山英太郎沉思了一下說:“岡村大將貪心了,我們也狂妄了。以為調集十幾萬兵馬就可以一口氣將湯恩伯部、楚雲飛部殲滅的同時,攻占豫中豫西。現在看來敵人很狡猾和頑強,我們皇軍多線作戰,力量分散了。必須吸取教訓,暫時先全力攻打洛陽。等打下洛陽再全力對付楚雲飛,最後才是湯恩伯部。對於攻打洛陽,你們參謀部有什麽建議!”

中山源夫忙回答說:“我們經過分析,認為洛陽的城南有伊河、洛河,有長達10裏的沼澤地帶,人員車輛難以通過。而且有著楚雲飛的一部駐守龍門,短時間內難於攻克。城東地勢窄小,不適合日軍主力突破。城西那邊容易遭受楚雲飛、躲在豫西山區湯恩伯部襲擊。唯一比較容易突破的攻擊路線,就是城北上清宮、史家溝一線。唯一的問題是這裏有支那人修建的防禦工事。但是在皇軍的重炮下,相信不難攻克!”

聽到參謀長的分析,內山英太郎當即拍板說:“就將主攻的方向選在城北這一側!”

“嗨!”

城北上清宮、史家溝一線,就是著名的北邙山。

北邙山地處黃河南岸,是秦嶺山脈的余脈,是洛陽北面的天然屏障。

名字叫做北邙山,但是說丘陵也可以。

北邙山平均海拔還不到300米,山勢平緩,很容易攀登,對進攻一方不會形成太大的麻煩。

而且一旦占領北邙山,架起大炮可以轟擊洛陽城內所有地點。

不但日軍注意到這點,當初設立第一戰區時,國軍就意識到洛陽有可能會面臨日軍的入侵。

先後花了六年時間在城外北邙山翠雲峰以上清宮為核心,築造了一條長約5公裏、東西寬約7公裏的防坦克壕和鋼筋水泥建成的較完全的防禦陣地。

城內也築有各式碉堡、交通壕、地道等堅固工事。

其中碉堡很多是半永久性和永久性的,射界很好,還可以形成交叉火力。

日軍靠輕武器是不能摧毀這樣碉堡的,重機槍也無法壓制,必須使用火炮。

在日軍看來,洛陽已經被團團包圍,是甕中之鱉。

洛陽地區只有區區中國3個雜牌師,根本就是不堪一擊。

日軍預計最多攻擊2天,就可以順利占領洛陽。

甚至可能皇軍剛一進攻,洛陽的守軍就立馬放棄陣地逃走或者投降了。

日軍認為必勝,開戰前還用了心理戰手段,也就是勸降。

在總攻之前,日軍以擴音器喊話,要守軍放下武器不作抵抗,並以飛機散布傳單,對守軍提出不作抵抗、參加汪偽和平陣營的“勸告”。

15軍軍部設置在邙山上的上清宮。

“司令,鬼子又派人來傳話了。”

“將人給我轟出去!”

“是!”

看到洛陽守將不肯投降,日軍調戰車第三師團一個聯隊戰車配合63師團指揮繼續進攻。

從5月18日開始,日軍各部均已經進入了最後總攻擊的位置。

總指揮是第12軍司令官,前線指揮官是第63師團師團長野副昌德中將

野副昌德將野戰炮兵聯隊部署在洛陽西南和西北地區,以圖對洛陽城北守軍陣地進行交叉炮擊,將進攻重點放在洛陽城北上清宮和史家溝一帶的城外陣地。

他認為在第一軍和第12軍勝利余威下,且有足夠的炮兵和第二飛行團的配合,以其十個步兵大隊的兵力,足以攻下洛陽。

在63師團作戰命令下達後,其下屬67旅團長柳勇少將就認為洛陽守軍擁有堅固的陣地,對於這樣的情況,必須有足夠的準備時間,特別是對地形與道路偵察和攻擊準備必須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