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第2/3頁)

有時候,她們也下去走走,看看眾人的針線進度。

折邵衣發現這些人年老的少,倒是年輕的多。她之前問過,說是路途遙遠,年老的便吃不消。

不過大家聽了官繡一事,都覺得不可思議。

有些觀望,有些激動,但都覺得這是好事。

能做官,來了京都也給吃住,來往的車銀都是官府出的,真正是為她們好。

聽說要是比到後面,還能見到皇後娘娘,太子妃和吳側妃,那便是沒有考上,也是能在外頭說上一輩子的事情了。

統共考了三天,最後倒是挑出了五十個人進宮考。

這五十個人的繡品,又被送去了各宮。吳側妃是真正懂刺繡的人,尚衣局的人也被請來了,但是上頭有皇後壓著,太子妃看著,吳側妃盯著,她們也不敢放肆,即便尚衣局是趙貴妃把持著的,但是該規規矩矩,還是要規規矩矩。

最後,又在這五十名繡娘裏面,挑了三個作為榜首,當場成立了官繡院,由她們管事,其他人服從。

官繡院從此之後,便是天下繡娘們的朝聖之地了,沒有進的,也進了京都繡坊。

這繡坊就在西城那邊,西城低價低,比之其他地方要劃得來,做紡織一事正好。

此時,這些人想回家的官府願意出銀子送,要是不願意回家,便在繡坊安家,銀子給的高,不少人留下了。

留下的人也不是說你就在京都一輩子了,你要是想走,還能走。而且你回去之後要是想開繡坊,便也可以開,朝廷支持你。

畢竟,你是“朝廷”的人了。

這是一種很難說的關系,繡娘們被說得心裏打鼓,又舍不得。直到一幅畫出來,她們的心定了。

早就在最開始,太子妃便請了天下畫畫頗為有名的李夫人來畫,長長一卷畫,長足足有十五尺,詳細記載了從最初決定做官繡到榜首三人穿上了華服從皇宮裏走出來。

打開畫卷第一眼,便能看見東宮裏一處小花園裏,吳側妃低頭哭泣,太子妃給她遞帕子,然後又轉到皇後娘娘那裏,三人坐在一處決定做下官繡的事情。

最後的是繡娘們站在人群裏顧盼生輝的樣子,她們前面是一座院子,院子前寫著京都繡坊。

四個字,入了畫,便要載入史冊的。

這一幅畫聽聞還要被雕刻在石窟裏面。

畫被擺在她們考試時的繡房裏面,長長的,每個人都允許湊近了看,但是不能挨著,進去的時候要站在一根絲綢圍起來的圈子外。

畫已經被裝裱過了,是成品。她們細細看,還能發現自己在裏面!這如何讓人不欣喜。

都不是什麽被重視過的人,如今翻身一看,好像自己已經要比其他的人都厲害,這種感覺怎麽說呢,就好像喝了酒,上頭。

留下來的人很多。

但是她們也算不得多。

太子妃沒打算讓她們織布做繡工,她們的本事大,不能天天做這個。

她想讓她們教導其他姑娘們做繡活,織布,乃至後頭做衣等等。

“天下不是每個人都知道織布,做繡工,和做成衣的。還有很多姑娘,還有很多姑娘不知道。那她們學,其實是要銀子的。”

這個折邵衣知曉,她當時就想了:“那來咱們這裏的,便是什麽都不懂,也能先學,學了再給咱們做針線對吧?”

太子妃點頭,“對,只要人來,便開始學,學了之後,能出師了,便開始做針線。”

京都不是做針線的合適地方,這繡坊啊,還要去蘇杭。

她道:“今年先在京都把這事情都確定下來,形成一種眾人都接受的事情,那明年去其他地方,便能省事很多。”

折邵衣便懂了,就好像宮裏的妃嬪們穿什麽樣式的衣裳,京都的夫人們便也喜歡穿。那京都的繡娘們什麽樣,大秦其他地方的繡娘便也會有樣學樣。

太子妃娘娘所謀甚大。

她回去之後,還突然想到了一件事情。第二天悄咪咪的說給澹台老夫人聽。

“繡娘做工,是可以賺銀子的。小家小戶,若是女子能賺足夠的銀子,那還燒飯嗎?”

肯定不會了。

“說不得以後蘇杭女子都出去下館子,誰還有時間做飯啊。”

然後眼睛一直朝著廚房看,小聲道:“更有甚者,便如同老大人一般,男子在家裏燒飯,女子出去做繡活——不,也不一定是做繡活吧,反正出去經商,只要能賺銀子,能讓她們的優勢比男人更強,那燒飯的人就變了。”

澹台老夫人笑起來,“嗯,說不得有那麽一日。”

此時又開始下雪,澹台思正見兩人還站在廊下吹冷風,不由得吹胡子瞪眼,綁著圍裙,手裏端著一盤豬蹄和魚嘴,大聲道:“還站著做什麽,吃飯,吃飯!”

楊媽媽從邊上過,手裏拿了一串鞭炮,面無表情的走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