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持續性更有借鑒意義

現在每年來夾皮溝參觀學習的,最少也得有幾萬人,老支書覺得,要是建一個這樣的夾皮溝新村,也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情。

想想那畫面,家家戶戶都是精致的二層小樓,房前屋後,花紅柳綠的,那絕對比城裏還美。

其實農村更樂得住平房,一來是比較方便,家裏養著雞鴨豬狗啥的,方便照料。

二來也涉及到取暖問題,他們這邊冬天冷,取暖是大事,平房能燒大灶坑,搭火炕,住樓房的話,不知道還能不能睡火炕?

但是夾皮溝的情況,又和別的村莊有很大的差別。

因為合作社的存在,庭院養殖和種植,基本都取消,改成統一規模。

比如養雞養豬,都有專門的養雞場和養豬場,這樣就不用各家各戶去分散養殖。

豬場雞場以及奶牛場都在村子外面,這樣村子裏面就幹幹凈凈,挺適合住樓房的。

對夾皮溝的村民來說,現在每天上工,更像是上班。

對於二彪子的規劃圖,劉青山也瞧瞧,然後就又在上面添加幾處:村裏要有一個休閑活動廣場。

村外的小樹林,要擴建一下,建成一個小型森林公園。

正好那邊守著小松江,江邊可以建造一些設施,原有的水泡子,改造成荷花池,這樣一來,整個村子的規劃就算初步完成,有點美麗鄉村的雛形。

至於高樓大廈之類,劉青山可不準備搞,農村就要有農村的特色。

二彪子也連連點頭:“還是三鳳想得周到,咱們村子要是按照這樣建設完,那還不跟仙境似的。”

一貫話語不多的大頭,嘴裏也嘿嘿著:“支書爺爺,到時候你就領著一幫老神仙在村裏遛彎,保準個個都長命百歲。”

老支書也樂得眉開眼笑:“好,那就按照這個建,可是咱們村裏原來這些老房子咋辦?”

“要不就拆了吧,這些宅基地太占地方。”老板叔提議道。

老房子大多都是泥草房,破破爛爛的,瞧著實在有點礙眼。

“別,不能拆,這些老屋,是咱們夾皮溝歷史的見證,無論啥時候,都必須留著,給後代們瞧瞧以前的苦日子,才不會忘本。”

還是老支書想的周到,這也是劉青山的想法,村裏原來的老屋,都盡量保留。

再過幾年,等城裏人都住膩了高樓大廈,就該來農村體驗田園生活了,到時候,這些老屋,正好都能派上用場。

這樣一來,新村的規劃,就在村子東邊,現在夾皮溝,已經有七十多戶,至少也得近百座二層小樓。

這樣一來,占地面積就不小了,得報到鎮裏和縣裏進行審批。

不過這樣的形象工程,屬於往臉上貼金,相信縣裏也肯定會支持的。

縣領導帶領來來往往的參觀團來這,臉上也有光不是。

方案確定下來,再讓吳教授幫著設計一下樓房的樣式以及整體規劃,力求盡善盡美。

至於花費方面,都不用各家出錢,合作社有公共積累,就已經足夠。

現在蓋房子便宜,無論是工錢還是料錢都不貴,樓房的話,一平米才二三百塊錢,一百多平米的二層小樓,幾萬塊錢就下來了。

計劃修建一百所這樣的小樓,也才不過幾百萬,對合作社來說,自然不在話下。

研究到下午三點多,大夥就各自散去,回家吃飯。

吃完飯,村裏的大喇叭就響了,召集大夥去隊部,進行分紅大會。

因為去年的百萬元村,造成了轟動性的影響,所以今年照例也有記者前來采訪。

如果分紅能夠持續穩定,那才有說服力。

而這種持續性,也會更有借鑒意義。

事實上,夾皮溝合作社這種發展模式,現在已經被不少地方的農村所效仿。

雖然不能搞全方位的合作,但是單項聯合還是可以的。

比如有不少地方,就成立了水稻種植合作社,或者是奶牛飼養合作社等等,湧現出了一大批養雞大王,水稻大王等等。

種植、養殖等方面多種多樣的合作社湧現,也被報紙上稱為“夾皮溝效應”。

畢竟一年到頭,那麽多來夾皮溝取經的,或多或少,總會有些收獲。

隨著夾皮溝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才也加入進來,像是魏鐵柱,白麗艷等人,所以合作社的股權,也適當的進行調整。

劉青山家,原本是占股最多的,後來陸陸續續的,把一些股份都分散給那些後加入者,到現在,也就剩下百分之五。

這個比例就正好,不多不少,太多的話,容易惹人嫉妒;太少的話,跟付出又不匹配。

其實以劉青山現在的情況,也不在乎這點股份和分紅,不過這是他留給家人的,分屬於母親和爺爺奶奶。

在歡樂而熱烈的氣氛中,分紅大會正式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