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三章 人生難得一場醉(第3/3頁)

劉青山知道,米國那邊帶著有色眼鏡瞧人,所以必須有說服力。

王振國點點頭,他已經確立了目標:就像師父治療艾滋病那樣,用事實來叫那些高傲的老外低頭。

等到晨練完畢,劉青山就在山上吃的早飯,清粥野菜,淡然之中,蘊含著最樸素的自然之道。

下山的時候,王振國跟著一起回村,他要馬上去省城,嘗試新藥。

他的背包裏,多了厚厚的幾本手稿,都是啞巴爺爺多年積累的心得,需要他回去細心體會。

和劉青山分別的時候,王振國征求劉青山的意見:“小師兄,是不是應該叫師父給這種藥物命名?”

“老王,這個主要是你的研究成果,相當於你自個家的孩子,還是你自己取名的好。”

劉青山知道師父的性子,根本就不在乎這些虛名。

王振國也明白了劉青山的意思,心中更覺坦蕩,揮手和劉青山作別,和那位吳醫生一起,踏上歸途。

對他來說,這次來夾皮溝,收獲實在太大,不僅僅在鉆研多年的抗癌藥物上有所突破。

更重要的是,拜了啞巴爺爺為師,在品性方面,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

隨後的兩天,夾皮溝就變得熱鬧起來,路作家獲得文學獎的消息,在發酵之後,迅速吸引了媒體的目光。

松江日報近水樓台先得月,搶先派來采訪組,帶隊的,當然就是呂小龍的姐姐呂小鳳。

隨後省報的記者也來了,最後連林子洲,都帶著人民報紙的記者來了。

以林子洲現在的身份,當然不必親自跑,他主要是想來夾皮溝瞧瞧,對這個小山村太有感情了。

一波接一波的采訪,搞得路作家也煩,在接受完人民報紙的采訪之後,直接就和高文學一起,玩起了消失。

後續到達的各路記者,根本找不到人,問村裏人,都說那兩位出門了。

這年頭信息不暢,上哪找去?

既然來了,記者當然不甘心,於是就采訪村民,好歹也能多收集點路作家的軼事不是,回去也算有個交代。

“啥玩意,你問老王喜歡啥?這個俺最清楚,老王最喜歡吃俺養的豬肉啦,他能寫出那麽好的書,就是吃俺的豬肉吃出來的。”

記者瞧著眼前這個中年漢子,白話的滿嘴冒白沫,不知道這話有幾分的可信度。

再采訪一名村民吧,這是個矮個子的大光頭:“老鄉您說說,路作家平時是怎麽勤奮創作的?”

“勤快,誰說老王勤快,這家夥,天天起得賊晚。”

這個回答,同樣叫記者無語:這些村民好像不大靠譜啊。

還是采訪采訪村裏的老支書吧,上了年歲的人,肯定有準。

“你說老王啊,老王是個講究人,已經決定把獎金都捐給俺們的夾皮溝文學獎。”

瞧著老支書美滋滋地吧嗒著小煙袋,記者們心中感嘆:不容易啊,終於發掘出來有價值的新聞。

獲獎者捐獻獎金,這個好,作家的光輝形象,一下子就起來了。

然後就聽老支書繼續說道:“俺們村也不能叫老王自己拿錢啊,就定下章程,到時候也跟老王拿一邊多。”

記者有點暈:“支書同志,您知不知道,諾獎的獎金有多高?”

老支書一揮手:“還不到一百萬美金呢,沒事,俺們村裏還拿得出。”

記者們都面面相覷:這村的人,看來是真的都不怎麽不靠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