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4章 國之溫暖西北至

“送東西來啦,休息一下,讓馬休息一下,吃螃蟹。”

一艘飛艇找到了騎馬趕馬群和羊群的兩個部族的人,他們再有三天就抵達地方,從那裏乘飛艇回洛陽。

飛艇始終在給他們送東西吃,肉包子、餡餅、卷餅、肉夾饃、餃子,兩桶熱湯。

全捂好了,飛過來後還熱乎的。

今天送來的是清蒸大螃蟹,從登州那裏先停一腳,當地百姓給送到飛艇上,不然十多個小時不行。

一人一碗溫熱的黃酒、五只一斤的大飛蟹、一大碗什錦炒飯,辣白菜的小菜,就是棒子的泡菜。

送東西的兩個部族的勇士們已經徹底臣服,自己趕路,天天給送吃的,飛過來送。

這等運輸能力,哄著你過去你不去,就有可能……

馬和養吃著雪橇上帶的糧食和好的草料,勇士們大口吃螃蟹,武吃,吃半只螃蟹喝一口酒。

五只螃蟹沒有多少肉,一大碗酒喝完,感覺渾身暖洋洋的,再吃炒飯喝湯。

“螃蟹原來是這個味道。”有人感慨,這輩子頭一次吃螃蟹。

要不是有人教,都不知道怎麽吃。

螃蟹打開,有的地方不能吃,感覺可以吃,就是肺啊、鰓啊什麽的。

實際上,吃了也不一定有事情,就是口感不好,現在哪有工業汙染啊,寄生蟲和細菌,人挺能扛的。

何況都熟透了,又不是吃生的。

炒飯早就有書記載,不過吃的人少,費油。

現在的什錦炒飯裏面放胡蘿蔔、黃瓜、蝦仁、真正的火腿、雞蛋。

有人居然吃哭了,非因東西好吃,而是大唐後勤太強大了。

自己帶著馬和羊趕路,飛艇總能準確找到,並且送來美味的食物。

飛艇上的人跟著一起,都說好的,遇到特殊情況,放棄馬匹和羊,咱們回家。

別把馬和羊當成負擔,可以隨時舍棄它們到大唐,說走就走。

換到李易的時候則是:護照的含金量不在於有多少國家給你免簽,而是危急時刻祖國帶你回家。

大唐對百姓的宣傳是:舉國朝之力,為一人而戰。

部族的勇士們跟在大唐邊界吐蕃人一樣,加入大唐籍貫,享受大唐福利,找到組織了。

……

小雪節氣的前一天,大雪落下。

李隆基松口氣,下,多下一點,氣候正常,來年穩定。

李家莊子的飛艇又增加數量,十二艘飛艇開始轉向西北,隴右道,給張孝嵩他們送東西。

張孝嵩現在每天就是練兵,不讓打了,過段時間突騎施的蘇祿會派人送一堆白衣大食的俘虜,換回他們的俘虜。

什麽時候換完,他才能把自己內部的情況穩定住。

突騎施的俘虜們其實不想走了,他們在跟著學習大唐文化知識,學認字、寫字,看報紙。

今年這裏收獲了很多棉花,當地百姓負責加工,脫籽、清洗、彈、打包。

百姓會制作棉衣、棉被,彈棉花不用弓,用腳踏的彈棉花車。

彈好棉花先紡線,然後制作模子,用一根長棍把棉線在模子上拉出來網,棉花放進去,上面在拉網。

如此一個棉被的囊就出來了,不會漏棉花。

制作好被套,把棉花囊塞進去,便是一床棉被,蓋著可暖和了。

棉衣則不是這麽做,先把布片按照人的身體形狀剪出來,棉花放上去,一片一片絮,用棉線拿針固定,這樣最後把衣服縫上,就是個棉衣。

絮也可以說是納,納鞋底的納。

穿著挺沉的,但暖和,比不得羊絨和鴨絨,價錢便宜。

小孩子的棉褲帶肚兜,跟孕婦裝似的,後背拉過來短背帶,有紐扣,前面的大肚兜扣上。

裏面一般都是穿毛衣,一套衣服穿上,三四斤重。

冬天上廁所才費勁呢,得先揭開口子,然後往下褪,才能蹲。

晚上睡覺的時候,如果沒有人幫著拽褲腿往下脫,就得自己一點點拽,早上起來,沒人幫著拽襯褲,同樣得自己一點點穿。

被子又大又重,說明家庭條件還行,尤其是成親。

李易那時以前成親給的被子如果小,媳婦兒能埋怨婆婆一輩子,你就差那點布和棉花?

當時確實窮啊,被多一尺,就要不少棉花,結婚都沒什麽彩禮和嫁妝。

平時吃不到水果,只有在懷了孩子後,才給買果子,為了肚子裏的‘孫子’。

那個年代很多地方都如此,生出來孫子,媳婦兒的家庭地位立即不一樣了。

大唐這方面更重,男孩兒就是比女孩兒值錢,按照勞動能力計算。

李易改變不了這樣的觀念,需要很長時間才能糾正。

但他不會進行其他方面的限制,大家使勁生吧,朝廷給養。

非要生男孩兒,你生十個女孩兒都不是累贅,發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