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6章 經濟深邃童真浩

“幾時回本兒?”畢構被畫的大餅拍迷糊了一下,瞬間想起之前李易給吐蕃畫的更大的餅。

他持懷疑態度,強迫自己保持冷靜,小易是不是又在挖坑?

“啥?”李易捧著碗、呼嚕呼嚕喝湯,沒聽清。

“投資回收期。”畢構換個說法。

“按年利率百分之五計,十年。”李易夾煎蛋,全熟的,溏心的他不敢吃。

“投資一萬緡,一年收回一千零五十緡?咋還有印子錢?要不要加上復利?”

畢構本能一般地計算出來,隨即疑惑。

李家莊子兌換券不貶值,提利率作甚?

“朝廷只要收稅,買賣中只要包含非產出行成本,貨幣我能維持不貶值,商品卻會有貶值。

貶值不體現在貨幣上,必然體現在商品上。

以商品貶值來穩定貨幣價值,是生產技術轉化成生產力的具體表現。

越是技術類的,在推進技術提高的社會制度下,其貶值幅度越大。

正巧,咱們要修的東西,它就是此類,之後會有更好的來替代,我才給你一個利率。”

李易把醜話說在前面,這玩意兒會貶值的。

第一年絕對不是投入一萬緡,收回一千零五十緡,可能會收回三千緡、四千緡。

然後逐年降低,到第十年的時候別說一千零五十緡,一百五十緡都是多的。

李易按照回收資金無投資類回報再投資來計算的,要是算上再投資,得看再投資是否盈利。

不考慮整體社會環境,這種模式跟房地產開發是一樣的。

借貸開發、期房銷售、資本回收、回收資本買地、抵押買的地貸款開發、期房銷售……

這叫極限現金流模式,有一個環節出問題,整個現金鏈斷掉,就全廢。

李易能給出這個投資回收期和利潤,表明他會把經濟增量引起的相對貶值在未來十年內控制在百分之五十的幅度上。

李隆基擡手掐掐眉心:“易弟,十年百分之五十的增幅和貶值,具體歸在哪個方面?”

“主食和副食,全大唐,不是京兆府,京兆府我明年就能讓主食副食貶值至少百分之三十。

同時兌換券的本位價值,依舊維持在現在的程度上,不貶值、不增值。

整個大唐起來後,貨幣不變,新的商品價值、奢侈品價格有變化。

百姓消費的力度與側重點也要改變,朝廷稅收增加很多。

原有行業擴展和新商品、新行業衍生持續增長,財政節余……節余……”

李易說著看畢構,畢構一直在聽,筷子都放下了。

“小易,留一點唄!不能全花了,萬一遇到急事呢。”

畢構居然聽明白了,他不想都花掉,留錢在手上,心中踏實。

“遇到特殊情況,我臨時超發不就行了麽?超發之後,我慢慢回攏抵押物。

在我超發過程中,誰還能操縱兌換券不成?那是多大的體量?

我超發百分十,誰還能把另外百分之九十的兌換券籌集起來跟我擠兌?

信不信我一個新技術扔出去,不但把超發的百分之十抹平,還額外多出來百分之十?”

李易才不怕這等情況出現,大唐經濟穩著呢,他都不需要拿出來新的金融工具。

“隆擇,還有海外貿易。官員比九齡密奏時不同了。”姚崇認為李易花錢那麽多沒毛病。

他當宰輔的時候,還欠官員俸祿呢,所以不好安排更多的官員。

現在官員多,無所謂,養得起,曾經考上科舉,好幾年不去當官的,現在……只能當更小的官。

五年或更之前,考中進士,欲外放為官,出京兆府,又不是河南府,找個地方讓當縣令。

進士不上任,不要,我等著,等更好的位置出現,我可以行賄,有空缺了安排我。

等啊等,等到更多的進士出現,而且這些剛考上的進士立即去村子裏當官,輔助村正。

輔助好了,在縣裏當主簿、縣丞、縣尉,京兆府的縣令甭指望。

這些人努力工作,等著繼續上升。

之前某個縣的縣令不想當的進士找門路,不再是其他地方,那個行,我去吧。

可惜,晚了,那時你不願意當,現在別人去當,別人比你厲害,從村子熬出來的。

一個是三年前甲第進士,考完就跑村子裏帶領大家賺錢,後來升到京兆府長安外縣的縣丞,考評上上。

一個是六年前乙第進士,一直在客棧呆著,平時找人作詩飲酒,考評無。

問當地百姓,需要一個縣令,選誰?

百姓知道的,吏部更明白,不然王翰咋捉急呢,大唐現在啥都缺,就不缺進士。

“真不能留點了?”畢構還想堅持一下。

“稅收不是持續給的麽?年底花的錢又不是一次全扔出去,明年的預算在出來前,稅收又多了,戶部賬戶有錢。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