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7章 蔬菜水果副食增

眾人從未種過玉米,其他作物種植,他們多為之後才學,被李易逼的。

“玉米收獲,應種何物?”魏知古蹲下瞅玉米秧子。

“小麥。”李易伸出兩根指頭。

“正常種玉米時節?”姚崇問。

“冬小麥收後。”李易回答。

“小麥收完種玉米,玉米收完種小麥?小麥茬怎般處理?”畢構發現屬於一個圈。

“不管,直接種玉米,淺種,小麥的茬子自然爛到地裏。玉米收完比較麻煩,要翻耕,才可種小麥。”

李易考慮下人工成本,不讓百姓在收了小麥後滅茬。

沒有設備,人或駕牲畜翻埋,時間成本過高,與多收獲的產量比較不劃算。

有翻耕的時間,不如休息休息,養好身體,剛收完麥子本就很累。

盧懷慎想像不出來眼前的秧子長大後怎樣結玉米,遂問:“玉米從哪長出來?”

“跟高粱差不多,回頭給你們看圖。現在的玉米屬於別處土著人培育好的,咱們自己也要培育。”

李易抓一把土,看看潮濕度。

“你這一畝地種了多少?”宋璟不想數,直接問。

“三千五百株,用來留種。如為收割青貯,不追求玉米產量,一畝種四千株。

想專門吃煮玉米,一畝地種兩千五百株到兩千八百株。

留種的玉米亦可提前掰下煮著吃,制作青貯不劃算。”

李易計算比例,大唐一畝地不是六百六十六平方米,乃為五百四十平方米左右。

“單季畝產有多少?”李隆基關心產量。

李易微微搖頭:“不知道,反正比現在大唐任何農作物都高,還有土豆和地瓜,畝產都不錯。”

李易確實不清楚,他剛拿回來,種完收了稱重。

總歸比不上他那時的玉米產量,沒有農藥,病蟲害會使玉米減產。

化肥只有礦物肥,好在農家肥有,清理河道還可掏出淤泥。

眾人選擇相信李易說的產量比其他作物高的話,再轉到土豆地裏。

土豆也長出來秧子,整齊地排列在地裏,有壟溝,澆水所用。

“土豆作為主食比較不錯,諸位吃過土豆做的菜。

正常情況比玉米產量高,缺點是保存不易。

當季收獲,不吃掉,到明年全成種子,最多留到開春。

除非制作成土豆粉,能夠保存時間久,制作過程耽誤人工。”

李易道出土豆缺點,不然大家都種土豆該多好。

姚崇聽了不在乎:“收了土豆後,一直吃到春天,節省其他主糧。”

“南方地區倒是不用,南方可以種別的作物在冬天。

洞庭湖一帶、廣州陸州等區域、江南東道,可以成為大唐主要糧食產地。

關中地區也挺重要,再往北面的草原,適合土豆生長。”

李易知道以後土豆會有多重要,北方冷的地方,土豆、大白菜、大蘿蔔、胡蘿蔔、大蔥,俱屬於冬季主要蔬菜。

其實河南道等長江以北的地區,冬季都冷。

從一大片的土豆秧子中穿過去,來到地瓜秧子面前,兩大片地中間隔開。

李日知沒看明白:“同為壟溝,連在一起,澆水的時候方便。”

“地瓜不行,種的時候澆水,之後除非太過幹旱,不然不能澆,尤其是灌壟溝。”

李易耐心地講解,別人確實不清楚。

用來育種的地,肥下足了。

看完地瓜,來到西紅柿的地方。

大家一看,發現不一樣了,東西葉子相同,有的打了架子,而且上面接了青綠色的小球。

另外更多的沒上架子,秧苗矮。

無須別人問,李易自己說:“回來的路上著急吃,一小部分提前育苗,剩下的天暖和直播下地。

育苗的生長速度快,再有二十來天能吃,選好的留種。

跟黃瓜一樣,不是所有的黃瓜都能變成種子。

冬天的時候在大棚中改架秧為吊蔓,肥料跟上,屬於密集種植,節省空間。”

“倒是知道,去年李家莊子所有應該打架子的菜,一律吊在繩子上,有夾子,產量高。”

畢構了解,不止李家莊子,六李莊、小蘭莊、皇莊,包括皇城後面的一片大棚地,全采用同樣的技術。

出果出的多,好管理,摘的時候方便。

難度在於大棚架子得結實,否則撐不住。

另外絹帛的大棚由於透光性差,太過密集,除非有額外光源,不然長不大。

百姓學不來,告訴他們沒有用。

他們自己種大棚,額外增加收入,已經不錯了。

曾經的冬天可找不到多賺錢的法子,長安的百姓更吃不到黃瓜,只有皇室能吃到一點反季節蔬菜。

在溫泉旁邊,或者修地暖的暖道,從沒想過還有大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