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0章 花錢提議在歸途

姚崇對於一千萬緡為官員們‘發工資’相信,但對於一千萬緡修什麽鐵路和造船,他不信。

鐵路還沒影子呢,為什麽要把一千萬緡先拿出來?

明年不是又有新的財政收入了麽,還有船,船上的蒸汽機、槳、帆、船本身,你要花多少錢買?

前線只不過一百五十天,過了一百五十天,接下來草綠了,馬和牲畜好養。

畢構不回答,看李易。

“明年開始造鐵軌,從長安修到洛陽,再修到海州。

往後從其他地方運回來的東西,直接到那裏的港口,走鐵路運輸回來。

當然,洛陽可以建倉庫儲存一些東西,一個月點一次貨。”

李易也沒說多少錢,當然用不了一千萬緡,算上火車也用不上,除非有很多火車。

“需要一千萬緡?”姚崇還是不信。

“按照材料和制造成本,當然少一點,可是技術成本難道不是成本。”李易指指自己。

“哪來的技術成本?你自己現在什麽地位你不清楚?”姚崇想要摔缸子,又停下,舍不得。

他憤怒了,別人要說賣什麽好技術給朝廷,朝廷給錢應該。

李易憑什麽要給?別人享受不到權力,李易說打誰就打誰,說不能打則不打。

說城門不關,到現在城門還晝夜開著,估計軸都快壞了。

“我是說研究過程中,弄錯了,不也是成本嘛!”李易往後躲躲。

同時有那麽一丁點的委屈,自己弄出來蒸汽機容易麽?

一代一代研究,研究到現在的程度,耗費多少資源和時間?

還有自己畫的海圖、制造的航海設備、提供的海上安全保障,那張海圖價值幾何?

“小易,在此方面,你不可以賺錢,不賺技術錢,你要錢有什麽用?”

盧懷慎幫姚崇說話,說完觀察李易的神色,擔心家裏。

萬一李易生氣,不給自己分紅,家人拿什麽吃香的、喝辣的?

“賺錢上癮,哪怕賺完我轉手全捐了。”李易嘟囔。

現在他管朝廷要錢,確實沒什麽用,他沒處花,最後還是給大唐百姓用。

劉幽求在旁打圓場:“賺,先賺了再說。不過修鐵路和火車,用不上一千萬緡,然否?”

“然!你們想用錢?”畢構這時說話了。

“我們就是想知道。”李日知接話。

尹思貞點頭,不吱聲,表達自己的意思,想知道朝廷有多少錢。

財政結余多,即便自己不花,一樣高興,有底氣。

團兒裏的人如今只希望大唐變得更強大,在自己還活著的時候,見到大唐橫掃八方。

李易見大家的態度,說實話:“今年的錢會有許多,其他的全刨除,一千五百萬緡還是有的。”

眾人的眼睛都亮了,結余的錢,是五年前的大唐財政總收入的兩倍。

“但今年必須花出去至少一千三百萬緡,把預算給出來,留下二百萬緡應急。”李易跟著又說。

一圈人看著李易不出聲,等。

果然,李易解釋:“錢,必須流動起來。當朝廷的財政結余過多時,意味著大家失職。

沒有作好預算,沒有想到如何利用財政收入為民辦事。

即便不把修鐵路的錢提前提留,我也要把錢花出去。

比如洞庭湖周圍各州,路必須修到長安和陸州等地,好的路。

那裏的氣候和水文環境,適合養殖業,我要養豬。

再沿著運河修一條鐵路,從河南府的鐵路延伸過去,到蘇州。

然後洞庭湖周圍養殖的東西順長江而下,到蘇州經鐵路和運河送往其他地方……”

李易開始講解,他知道大家想聽什麽,聽規劃。

能夠實際操作,而非畫餅的規劃。

長安到湖北的陸路打通,養殖和種植的東西卻走長江水運。

如此帶動整個江南地區經濟發展和滿足百姓的日常需求。

他告訴眾人,另外明年的收入也有安排,給蜀地。

蜀地多山,但是成都是平原,修路花費大,依舊得修。

路好走,有利於統治,同時有利於地方安定。

軍隊抵達一處地方的速度越快,當地人越有安全感。

“每年的財政收入,留下二百萬緡足矣,大不了我臨時支援。

姚公也說了,我要錢沒什麽用,我不需要用錢財來體現自己的地位。

諸位有時間多想想怎麽花錢,一般用來基礎建設方面,包括水力。”

李易又說一下,自己走了,留下一群人面面相覷。

他們頭一次聽說過這種理論,朝廷錢多了還不行,必須花掉。

感覺誰不會花錢,就是犯罪,要砍頭的那種。

“這是哪家的道理?聽著還確實很有道理。”當過好多尚書的尹思貞被李易給繞迷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