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第5/6頁)

可以說,和珅的出身不錯,就是長大的時候有些坎坷,後邊雖然科考有所失常,卻因為有個好嶽父,幫忙走動一番,依舊官運亨通。

年紀輕輕的就當了三等侍衛,還是補進了儀仗隊的一員,可以說已經在乾隆這裏記上號了。

沐瑤並不意外,和珅確實有才幹,再過兩年還可能會被乾隆提拔為戶部侍郎了。

正因為和珅的仕途太順利了,年紀輕輕就在高位,很是遭人嫉妒,時常會被人彈劾不說。

他小時候因為父母接連去世,在家裏過得很不好,日子也過得很苦。

如今得了官職,身居高位,手裏有權力,誘惑就接踵而來,和珅一開始還好,後邊根本把持不住。

一旦得了甜頭,就跟雪球一樣滾動,根本就停不下來。

永瑢皺著眉頭道:“額娘,他走不遠的。”

沐瑤搖頭好笑道:“為什麽這麽說?他有才華,皇上又喜才,想要善用有才之人,只怕是會重用他的。”

永瑢搖頭道:“不會,皇阿瑪可能起初覺得和珅有才華,後邊就未必了。”

沐瑤有些不解,只是沒過幾天,她就聽說和珅成了戶部郎中,很是意外,這也太快了一點!

就連高貴妃都聽說和珅此人,不說別的,這晉升速度比傅恒還快!

傅恒就算了,畢竟是皇後的親弟弟,也是有才幹之人,光是出身和才能就甩開不少人了,被乾隆重用被提拔起來,誰都不會有異議。

唯獨這和珅忽然被提起來,很多人都心裏嘀咕,乾隆不會是想讓這麽個窮小子跟傅恒打擂台,免得傅恒一人獨大吧?

高貴妃跟喝茶的時候就低聲道:“居然拿富察大人跟這個叫和珅的比較,也實在太過了一些。”

沐瑤深以為然,點頭附和道:“確實,想來只是那些人嫉妒富察大人,才會這麽說的。”

若是以前,傅恒早早去世,乾隆身邊沒什麽可用之人,看見和珅有才華,嘴皮子又好,人也機靈會來事,才得了乾隆的歡心在身邊重用。

如今傅恒還在,就沒和珅發揮的地方了。

只是乾隆把和珅放在戶部,還當了郎中,而不是戶部侍郎,這就有些奇怪了。

這亂七八糟的傳言傳到乾隆耳邊,他就十分不得勁,跟沐瑤私下抱怨道:“這說的什麽亂七八糟的,朕只是看傅恒一人撐著戶部實在辛苦。這個和珅的算學在官學的時候就是頂尖的,能給傅恒幫上忙。”

當然他抱怨歸抱怨,那些敢亂嘀咕的人一個不落都被粘杆處記下了,一個個等著發落。

乾隆的小本本記著呢,一個個都別想逃了!

沐瑤就知道,乾隆這是憐惜傅恒,生怕他累著了。

去年各處受災,都需要賑災銀,戶部那邊就要核酸去年的支出,再核實各地究竟把賑災的銀兩都用在哪裏。

傅恒讓各地都送上折子來,用的是沐瑤給的表格,一目了然得很,誰都做不了手腳。

那麽多地方,他一個人帶著戶部核實著實太累了,乾隆當然不能讓傅恒真累壞了,於是尋摸了一番,就把官學裏算學都被兩位算學先生稱贊過的和珅提拔去了戶部當個郎中。

若是和珅做得好,那就暫時留下,要是不行那就調回去。

乾隆就道:“和珅暫時做得還不錯,聽傅恒的意思,他是最早去戶部的,然後是最遲離開戶部的。”

可以說工作時間門最長,一點都沒有偷懶了。

沐瑤眨眨眼,想著和珅這是自己卷,連帶著讓戶部其他人都不得不卷了嗎?

想想和珅每次都最早去戶部,讓掐著點到的其他人怎麽辦?

再就是和珅晚上留在戶部幫著核實不肯早點走,宮門快落鎖的時候才離開,這讓其他人怎麽敢提早下值呢!

和珅估計還覺得自己十分勤勉,其他人心裏估計十分不得勁了。

還別說,戶部其他人確實是這麽想的。

傅恒都委婉提醒過和珅不用那麽早來,也不用那麽晚離開。

和珅還以為是上峰體貼自己,拍著心口說道:“大人放心,我一點都不累,只盼著能給大人多分憂。”

聞言,傅恒能怎麽辦,只能隨和珅去了。

不過有和珅在,戶部其他人確實也跟著早去上值,一個比一個早,愣是有時候比和珅還早了。

和珅到戶部,發現同僚竟然比自己還早,於是他第一天也提早去了。

要不是宮門到時辰才開,沐瑤估計這些人能半夜去上班,這勤勉真是要感動上蒼,絕對的社畜打工人了。

戶部的人是一點都不感動,反而快要累死了。

有年紀大點的受不住,終於是累病了,只能請病假。

年輕點的也是累得不行,只想盡快都核實清楚了,然後讓人把這個卷王和珅趕緊弄別處去吧,他們快受不了的!

原本要一個月才能核實完的,愣是半個月多點就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