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沐瑤想著土豆之外,還有一種最為容易種植的,就是玉米了,產量也是很高。

不過玉米在種植方面,比土豆要稍微要求要多一些。

一是需要水,二是環境不能太冷。

土豆和番薯都能在沙地等地方種,幹旱的地方也可以,但是玉米就不行了,玉米很需要水,沒有水就長不起來。

另外玉米對光照的要求也很高,沒有什麽晴天的地方也是不適合種的。

但是玉米口感好,飽腹感也高,是值得種的作物了。

乾隆的記性那麽好,沐瑤都不需要去問蘇召南,直接問他就好了。

聞言,乾隆沉吟片刻,還真是想起來了:“按照你的意思,說的該是番麥,也叫玉麥。之前是從番外傳進來的,在南邊種的比較多。前幾年黃河決堤的時候,也有人種了一些來飽腹,並不算很多。”

因為是外藩傳進來的東西,乾隆就不太重視,更別提是底下人了。

也是黃河決堤的時候實在沒有吃的,這才有人想起這個,大多是流民,在水邊種上一點,不至於洪水退去後,卻沒有能吃的。

起碼種上後,四個月左右,玉米就能收獲了。

若是春天發洪水,四月的時候能種下,八月就能收獲了。如果七月種下,因為天熱的緣故,十月底就能收獲。

對於洪水泛濫的地方,春耕錯過了,那麽種玉米好歹一年能有一次收成,不至於後邊餓肚子了。

不過流民種的稀稀拉拉的,只夠一年吃,後邊洪水退了,就不怎麽種了。

沐瑤聽後感覺怪可惜的,要是分出一部分土地種下這個,產量高不說,保存起來也更容易。

玉米可以脫顆,磨成粉,玉米粉能做餅子和饃饃,也可以直接串起來掛在外邊曬幹。

注意防潮,就能放很久了。

乾隆聽得微微頷首,就吩咐李玉去派人找些玉米回來,在皇莊種一種。

沐瑤倒是好奇道:“皇上不怕種下後,這玉米不如我說的那麽神奇,產量那麽高嗎?”

乾隆就笑道:“試試也無妨,再說了,這些年黃河決堤的次數太多,正需要產量高的作物。若只是因為外藩傳來就不愛種,浪費了這麽個產量高的作物,那就可惜了。”

聞言,沐瑤才有些恍然。

確實乾隆在位時間長,黃河決堤也是厲害,至少有二十次了。

天災人禍也多,兵禍也不少,大小金川這還打著呢!

人口增多,田地增加卻跟不上,所以產量高的作物作為口糧是最需要的。

尤其在救災的時候,不挑土地,容易飽腹,產量又高的作物,才能救更多的人。

也不是乾隆悲天憐人,而是國家若是人口逐漸流失太多,國力自然而然就會衰弱下去了。

如今還是靠人來種植土地,更重視農業的時候,科技還沒跟上,不可能減少人力,那麽人口就是極為關鍵的。

沐瑤自然比不上農人,對種植玉米這方面沒那麽熟悉。

乾隆就派人去找了曾經種過玉米,又種的次數多,種得還不錯的老農去皇莊,也能少走點彎路了。

沐瑤這才知道,玉米的種子需要催芽,這樣才能長芽更快更好,要比較熱,冬天放在有炕的屋裏發芽是最適合了。

開花也得溫暖的地方,所以冬日種下是不可能的,只能等開春,甚至是春末沒那麽冷的時候才能種下了。

哪怕再著急,也得等到春天溫暖時候的到來,才能知道這玉米具體產量究竟多少,在京城又適不適合種下了。

除了京城,乾隆也準備在幾個地方,一是更北邊的地方,一是南邊的地方,看看作物們都更適合在哪裏種植。

只有在適合的地方,作物才能長得更好更多了。

等春天的時候,不說皇莊,京城周邊貴人們的莊子都開始熱熱鬧鬧種上新的作物,莊子上的農人都小心伺候這些作物,只等著收成了。

在等待的時候,沐瑤收到蘇夫人親自帶進宮裏來的信箋,說是莊子上那位約翰的機械師畫的。

沐瑤還以為是蒸汽機有了進展,卻聽蘇夫人道:“對了,約翰說蒸什麽雞還沒能完成,但是送來了別的新鮮玩意兒。”

聽了這話,沐瑤有點失望,蒸汽機都好久了,怎麽約翰還沒研究出個所以然來?

投入那麽多的資金,他連一丁點的進展都沒有嗎?

估計約翰也很納悶,又怕一直投入資金的甲方沐瑤會對他極為不滿,甚至因此斷了資金把他趕出去,於是忙不叠送來這個東西作為補償了。

沐瑤心不在焉打開約翰送來的信箋,想著上面寫了什麽,誰知道一看發現是一幅圖,上面還有標示每個部件的大小和材質。

她看完只有一個念頭:哦豁,這不是連珠火銃嗎?

不過沐瑤並不是很驚訝,因為在康熙時候,就有個叫戴梓的人把連珠火銃做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