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第3/7頁)

“是,娘娘,我記下了。”

魏貴人依舊低著頭,一副乖巧的模樣,嘉嬪卻明白這人實在太會偽裝了,也不知道乾隆有沒看清楚這人的真面目?

乾隆到長春宮的時候,見皇後帶著高貴妃和沐瑤正喝著茶吃著茶點,然後聽永和宮的小八卦,不知道多愜意,不由笑著在皇後身邊落座:“看來你們過得不錯,永和宮的戲這麽好看了?”

沐瑤想點頭,又覺得如果點頭好像有一點不厚道,就對上乾隆含笑的目光。

她不知道怎麽就福靈心至,乾隆不會也讓人盯著永和宮聽了八卦才過來的吧?

乾隆還真是聽完才過來的,就沒必要再聽一回。

進來的時候隱約聽見皇後說魏貴人是聰明人的話,他就贊同道:“魏貴人確實是個聰明人,禦膳房那邊的確膽子大了一點。今兒能因為私怨怠慢宮裏的貴人,以後指不定也能怠慢其他嬪妃了。”

魏貴人立起來了,禦膳房對嘉嬪只會更加周到伺候。

以前要嘉嬪吃不下,說晚點再吃,身邊伺候的人雖然會勸,卻不會去折騰禦膳房,讓禦廚們重新做不一樣的吃食來,一副相安無事的樣子。

畢竟永和宮裏伺候的也是上三旗,禦膳房也是,哪裏又為難自己人的呢!

魏貴人就不一樣了,都撕破臉了,還說什麽情份。

而且嘉嬪懷著龍胎,最是精貴,永和宮的宮人不敢說什麽,魏貴人就沒什麽不敢的。

這不,折騰一番也讓禦膳房明白誰才是主子,而不是像之前那樣混過去,只能支棱起來不停做菜送過來。

嘉嬪也才發現,原來還能這麽操作?

以前禦膳房原來是敷衍自己,身邊人也沒那麽為她著想來的?

宮人為了討回嘉嬪的心,解除誤會,自然比以前更加用心伺候了。

可以說魏貴人以一己之力,愣是讓永和宮和禦膳房的風氣都好了起來。

沐瑤感覺魏貴人真是個人才,後宮也很久沒這麽熱鬧了。

她們在後宮吃瓜看戲的時候,朝堂也有變化,就是莊親王請辭輔政大臣,打算辭官回家養老去了。

之前蘇家幫忙收集證據,不偏不倚,愣是從好幾個理親王府的下人那邊打聽到消息。

兩人確實什麽都沒做,也沒私下謀劃什麽。

就是理親王跟可善家也沒什麽牽扯,最多是可善家的人私底下送了不少禮物想攀個關系。

理親王沒有答應,卻也沒有拒絕禮物。

京城很多大人物就是這樣,不少人會去孝敬,也沒想著真能因為這點孝敬得到什麽,就是走動一下有個關系罷了。

以後若是要做什麽,起碼能方便一點。

所以說可善家跟理親王有牽扯,完全就是若水為了脫罪胡謅出來的。

蘇家擺的證據明明確確,加上粘杆處確實也沒抓到別的線索,這件事就可以結束了。

若水自然沒什麽好下場,跟著可善算是能去地府繼續做鴛鴦了。

莊親王卻隱約聽見風聲,麻溜就到禦書房跟乾隆請辭的。畢竟他確實太不小心了一點,知道理親王的身份敏感,還是跟對方見了一面。

乾隆會懷疑也是應該的,雖然沒有證據,還是停了莊親王的雙俸。

莊親王索性就來請辭,起碼留個好名聲的時候能夠全身而退。

乾隆挽留了兩句,到底還是點頭答應了莊親王的請辭。

莊親王如此識趣不戀權,又確實沒做什麽,乾隆也沒多追究,還寬免了這位長輩,誇了又誇,讓他離開也留下了個好名聲。

理親王就沒那麽好運氣了,被乾隆革去了親王,圈在莊子上,不能出京城。

這還不夠,乾隆越想越不得勁,後來還改了主意,把人挪去景山的果園,還去除了宗籍,算得上處罰相當厲害了。

最慘的是這位前理親王還跟弘昇、弘昌、弘晈等私下有來往,也就在莊子上吃吃喝喝,說說話罷了。

然而前理親王都倒黴了,乾隆心裏不痛快,這幾人也被牽連跟著落罪。

好在罪過不大,也沒有革去爵位,不過幾人都心灰意冷打算遠離權力中心,免得再被牽連。

弘晈作為怡親王的第四子,後來還養起了菊花,足足有幾百種,甚至養出了菊花之王,無人能比,因為菊花而再次名聲響亮,這也是後話了。

乾隆大過年前把人都收拾了一番,宮宴上桌的宗族名單都變少了,愣是省了不少錢,也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的。

又或者他心裏不痛快,不發作完過年,這年可能都要過不好了!

過完年永璋就四歲,虛歲五歲了。

他一直跟著弘曕學習,學的大字是越來越多,看書磕磕碰碰的,大部分都能看懂了。

當然太高深的書籍,永璋還是不得其解,起碼字是能認出來不少。

弘曕學習的進度都快跟不上教導永璋了,於是他特意來了問沐瑤,能不能過年後讓永璋跟著自己一起上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