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8章 皇上,得加錢!大汗,別生氣!(第2/3頁)

胤禔點點頭問:“那這個印度要怎麽個分法?”

什麽?分印度?這也太黑了吧?

張廷玉都不知道該說什麽了?打下印度給幾個阿哥加錢是沒問題的。有印度帝國這棵搖錢樹在,那怕給個一兩億銀盧比也不是問題。

但是分印度……康熙汗打下印度西北的這些年,可把大部分的精力都用在了打造一個統一的印度帝國這事兒上了。又是傳播佛教,又是開科取士,又是設置行省,又是設立回八旗和印八旗,還不停找借口削那些天方教、印度教、錫克教土邦王公的藩。總之,各種各樣的方法都用盡了,就是想把散碎的印度帝國擰在一起。

可現在幾位阿哥的意思,好像就是想把印度帝國分成一塊一塊的,然後哥幾個一人分一塊!

可這麽一分,好不容易才被聚攏了一點的印度帝國又得散一地。

這個印度帝國擰在一起都富而不強,要是再散一地,以後還不得世世代代挨大明和法蘭克的欺負?

瞧見張廷玉不言語,幾個阿哥都顯得有點不高興了——不是生張廷玉的氣兒,而是在生胤礽的氣兒。張廷玉就是胤礽的傳聲筒,他現在支支吾吾的說不出話,就說明胤礽壓根就沒在這方面交代過!

胤禔拉長了臉對張廷玉道:“衡臣,你回去和皇上說說,咱哥幾個要求不高,就想在富得流油的印度搞點份地。不如先把印度帝國一分為二,一半給儒、回、印三個八旗和科爾沁部……這儒、回、印三個八旗當然都歸皇上了。而另一半再分十六份,清、蒙十六旗一旗拿一份。而每一塊份地的收入,應該是大致相當的,每年都該有三四百萬銀盧比的進賬!

另外,清、儒、蒙二十四個旗和科爾沁部在河中、哈薩克、阿富汗的份地照舊。”

這是要把印度帝國切成四十一份啊!

張廷玉聽了這話,都有點替印度阿三們憂國憂民了,不過他畢竟不是阿三,他代表的是儒八旗的利益!

“大王爺,”張廷玉道,“臣一定把您的話轉告給皇上,相信皇上一定會答應的。不過救兵如救火……”

“知道,知道,”胤禔笑了笑,“耽誤不了事兒……咱哥幾個馬上帶兵出城,在開天府城的西邊列陣架橋。衡臣你就馬上去皇上營中報信,然後拿了皇上封地給咱的聖旨來和咱哥幾個說話。具體封哪兒可以慢慢說,先把封地年入三百萬銀盧比的事兒給定下就行。”

張廷玉松了口氣,趕緊站起身,沖著幾位阿哥一抱拳:“張某去去就來,幾位阿哥也抓緊一點……我大清興廢,在此一役!”

胤禔笑著點頭:“那就快去吧,咱們哥幾個在那密水南岸等你的好消息!”

……

在那密水北岸的清軍大營裏頭,這個時候也正是戰事最熱鬧的時候。大清同治皇帝胤礽,已經從最初的慌亂當中恢復了過來,而且還親自上前線坐鎮了。

雖然都用了“同治”的年號,但是這位“胤”字輩的同治可比了歷史上那位“載”字輩的同治猛太多了。雖然他沒怎麽打過仗,今兒才是第一回真刀真槍的幹。但他的武德還是蠻充沛的,隔三岔五就要拉著手下的儒八旗精兵去草原上打狼,去天山上獵鷹。每年還要和科爾沁的王爺們一起在哈薩克草原上誇耀武力,以震懾住部和隔壁的老毛子——老毛子和康熙、胤衤尼要好,和胤礽可不親熱。兩邊當了那麽多年的鄰居,也不知道送幾個毛妹過來教胤礽羅刹語……

另外,儒八旗的武德也是高的。西清雖然以儒學為顯學,但它的人才選拔機制卻是武科舉——考兵法,考騎射,考打靶。能出人頭地的,除了少數有背景的(儒八旗內部貴人不多),大部分都是騎射和打靶上來的。再加上儒八旗的地盤不太平,不僅有野獸出沒,而且還有許多被打散了的草原部落淪為了馬賊山賊,所以儒八旗的裏面也是人人有槍,而且槍不離身!

胤礽這會兒已經穿上了明爹賞賜的防彈胸甲和頭盔,端坐在馬紮上,他離火線也就不到百步,幾乎就頂在前沿督戰!對面時不時的有炮彈落下炸開,有時候炸出的沙土都落在了胤礽腳下,可這位大清皇帝愣是眼皮都不眨一下。

兩面大旗就插在他的右側五六十步開外,成旗門狀,隨風烈烈飄揚。左邊一面上繡著“反元復清”,右邊一面則繡著“踏平印度!”

胤礽的黃馬褂親兵更是在那兩面大旗前站成了一排,人人都捧著鬼頭大刀,背後插著一排長槍,不少槍尖上都掛了血淋淋的人頭!應該都是臨陣脫逃被逮住殺了的!

而在這些人頭下面,還擺放著一排木箱,都打開了箱蓋,裏面滿滿的都是銀盧比!有罰就有賞,胤礽的這些兵每打退敵人一次,都能放一遍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