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9章 彼得,我們共濟會支持你當未來歐洲的領袖!

“彼得,彼得,好消息!”

彼得大帝正看著地圖上剛剛用鵝毛筆勾畫出來的黑彼得格勒,在心裏面幻想著優美的街道,壯觀的海港,繁華的商業區,充滿知識氣息的學校,陽光燦爛的海灘和不計其數的帆船進進出出為羅刹帝國帶來無數財富的時候,他最親愛的索非亞姐姐的聲音忽然就在他耳邊響了起來。

彼得回頭一看,就瞧見一個圓滾滾的,跟小山頭似的,穿著一件相當華麗的紫色面料的長袍的索非亞正氣喘籲籲地走來。

索非亞的這身紫袍可是有講究的——這是羅刹正紫旗貴族的才能穿的衣服,一般的羅刹貴族還不給穿呢!

對了,這個羅刹正紫旗當然是羅刹八旗之一了!

除了這個正紫旗之外,羅刹八旗還有鑲紫、正白、鑲白、正藍、鑲藍、正紅、鑲紅等七色。不過這羅刹八旗和大清、大蒙古的八旗不一樣,大清八旗、大蒙古八旗都軍政民三合一的國族集團,八旗子弟是真正掌握大權的存在。而羅刹八旗則是用來忽悠和分化舊貴族以及射擊軍的。

這個彼得一世雖然沒有經歷過他姐姐索非亞煽動的射擊軍軍亂,也沒當過被架空的傀儡小沙皇,但他的政治智慧依舊很高——在歷史上,彼得一世雖然依靠少年軍政變奪權,推翻了他姐姐索非亞的統治。但是在這之後他並沒有馬上親自掌權,而是先讓自己的母親和一些支持自己的大貴族掌權,他這個少年沙皇則退居二線,繼續學習西方的知識。直到完全清楚自己應該怎麽改革了,才開親政。

這耐心,擱在一個四五十歲的中年政治家身上不奇怪。但是一個少年君主,還是推翻攝政奪了權的實權少主會這麽幹,實屬難得。

而從康麻子那裏回到羅刹國的彼得,同樣沒有急於改革。而且他也沒有將姐夫康麻子大汗的那一套當成先進經驗……康麻子的那一套如果先進,怎麽會被朱和墭驅逐?

很明顯,實踐證明朱和墭的“原君、原臣、原法、原儒”的那一套要比康麻子的五八旗國族更進步!朱皇帝那才是當下的山巔之君,帝王楷模。朱皇帝的大明,才是文明的燈塔!

所以再三思慮之後,彼得一世還是毅然決然的決定……要效法路易十四,當一個“朕即羅刹”的彼得大帝!

唔,大羅刹自有國情在此嘛!

效法康麻子搞八旗天下,那幫貴族老爺和射擊軍倒是高興了,可是羅刹社會的固化就會更加嚴重,下面的農奴更加難以翻身,羅刹想要發展工商海貿也會變得非常困難。

另外,彼得也發現康麻子的八旗兵戰力其實很不靠譜,要是靠譜,也不至於讓朱和墭驅逐出中國。至於後來八旗兵戰力的提升,其實是他們吸收了明軍的軍事技術,再加上多年戰場歷練帶來的提升。

實際上,康熙汗自己也知道八旗軍制的弱點。所以在他入主印度西北之後並沒有把蒙八旗、清八旗、儒八旗一起帶去享福,而是讓他們盤踞在中亞和阿富汗,以保持戰鬥力。

所以彼得一世並不打算真的依靠什麽羅刹八旗治理天下。

但是他也發現了八旗軍制的一個好處,可以把底下那些貴族和射擊軍士兵都管起來,讓他們以為自己是很了不起的貴族,打仗的時候還能讓他們打打下手。

不過彼得也沒有一回到羅刹就開始搞八旗,他還是將國家大事都交給自己的母親、外祖父和索非亞的外祖父共治,自己則一門心思用康熙給的“零花錢”,請了到羅刹打工的德意志流浪軍事家,再運用他在康熙那裏學到的“糖藥軍事學”開始訓練自己的少年近衛軍。

那時的彼得雖然年少,但已經知道槍杆子裏面出政權的硬道理!而且也知道手裏的槍杆子如果不硬,不僅改革不會成功,連小命都保不住。

而在擁有了三個團的少年軍後,彼得才推出了一幫老貴族和射擊軍士兵們都喜聞樂見的“八旗軍制”。由於索非亞和康熙汗的聯姻,以及之後兩邊的往來,莫斯科的大小貴族和射擊軍士兵們都知道八旗軍制的好處了……康麻子那邊的八旗子弟可都是很富有的,其中的八旗貴胄就更有錢了!

而且旗人的身份是世襲的,生下來就有一份鐵杆莊稼……多好啊!

所以羅刹的貴族和射擊軍對於這位少年沙皇的親政後的第一項改革,全都是非常歡迎的。既然很歡迎,當然就比較配合了。在他們的配合下,彼得一世不動聲色,也沒動什麽刀兵,就非常輕易的將十幾萬射擊軍和一大群老貴族整合成了八個旗、四十個射擊團、二百個射擊營。

原本是一個整體的射擊軍就這樣被拆成了八個部分,其中兩個最精銳的旗又成為了彼得親領的兩紫旗。然後,彼得又給了兩紫旗比別的旗更高的待遇,從而將他們變成了“貴族兵這中的貴族兵”。在用特殊待遇牢牢控制了兩紫旗後,彼得又按照少年團的標準對兩紫旗的十個團進行了整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