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9章 日本王國和日本將軍國

皇恩浩蕩啊!

當德川綱吉看完田川七佐衛門帶給他的《大明——日本親善之約》,心裏就只剩下“皇恩浩蕩”這四個字兒了。

因為這份“親善之約”對已經戰敗了的德川家族那是相當親善的。

根據這份條約,首先,日本將會以北陸道的愛發關、中山道的不破關、東海道的鈴鹿關為界,分為東西兩國,西國由日本國王統治,東國則由幕府將軍統治。

其次,德川幕府位於西國的天領、親藩、譜代藩都要撤出,騰出來的土地交給日本國王重新進行分配。

第三,德川幕府必須向日本國王和大明皇帝同時稱臣,幕府將軍要接受日本國王的冊封,但是幕府家臣不必再向國王稱臣,只需效忠幕府即可。

第四,德川幕府還得從不破關、鈴鹿關以東屬於美濃、尾張、伊勢三國(美濃和伊勢的部分地區屬於西國)劃出約一百萬石的領地作為國王的藏入地。

第五,日本國王和幕府將軍都必須向大明稱臣,接受冊封。其中日本國王封親王銜,幕府將軍則封郡王銜。

第六,幕府不得在美濃、尾張、伊勢、越前(愛發關以北)四國境內駐紮明式陸軍,受封於這四國境內的德川幕府一方的藩主也必須轉封離開,並且還要接受天朝駐軍的監督。

第七,幕府將尾張名古屋城及其周邊十裏之地租借給大明太上皇,並且由大明太上皇在名古屋城附近出資建設名古屋天王城作為自由商埠。

第八,大明將在日本的蝦夷島駐軍屯田以保護日本免遭西班牙、荷蘭、英格蘭等國的侵略,因此需要在蝦夷島上圈地屯田。但大明的蝦夷駐屯軍不會從幕府封臣的土地上圈地,只會圈占未開發的土地。

第九,大明朝廷將在日本國境內直接招募武士和浪人從軍,日本國王和幕府將軍都不得阻止。

第十,日本國的土地將被限制在本州、九州、四國、蝦夷及其附屬島嶼之上。包括名古屋天王城和蝦夷駐屯地在內的“大明租借地”的所有權,依舊屬於日本。

以上這十條被後世稱為“明日親善十條”,是日本國長治久安的保證,也是日本國正式擺脫“東亞孤兒”身份,加入大明天朝這個繁榮、富裕、進步的大家庭中的標志。

同時,日本國接受《大明——日本親善之約》,也標志著日本完全放棄了構建日本天朝的努力,轉而接受了其成為大明天朝一部分的定位。

什麽主權國家,什麽國與國之間的平等,什麽民族國家等等的概念,其實都是源於歐洲三十年戰爭結束後簽訂的《威斯特伐利亞條約》。而在17世紀的東方,甚至是歐洲以外的其他地區,這一套理念根本就不存在。

對於日本而言,要麽構建起屬於自己的天朝;要麽實行閉關鎖國,斷絕和東亞華夏文明圈的聯系;要麽就得承認華夏天朝的宗主地位。

實際上,日本天皇一直在扮演一個天朝帝王的角色。而在原本的歷史上,當日本通過明治維新、甲午戰爭、日俄戰爭等一系列的內部改革和外部戰爭迅速崛起之後,他們就真的開始努力建立一個日本天朝了……

而歷史上的日本國被西洋人強行撬開國門之前,它所采取的對外政策,則是長期的閉關鎖國——實際上日本實行閉關鎖國的歷史相當之悠久,自中國的唐王朝崩潰後,日本就開始鎖國,期間雖然因為戰亂等原因短暫開放,但在大部分時間內,日本都實行閉關鎖國。

而當日本的閉關鎖國政策被大明打破,而不是被西方打破的時候,擺在它面前的道路只有一條——就是承認大明天朝的宗主地位,並且加入其中!

作為統治日本的德川幕府的最高層成員,德川綱吉、德川光圀、德川光貞等人,其實都已經知道這一天早晚會來了——日本之前幾百年的閉關鎖國之所以可以奏效,就是因為華夏天朝沒有足以撬開日本國門的海上力量。真正保護日本的並不是日本自身的國力,而是環繞日本的海洋。

而當大明的戰艦可以輕松環繞日本航行的時候,日本的閉關鎖國其實就已經難以為繼了。

閉關鎖國一旦被打破……除了加入天朝之外,日本還有別的選擇嗎?

自己沒有海軍,也沒有財力去建立一支強大海軍的日本,是根本不可能抵抗大明,更不可能反攻,不加入就只能一直挨打。

而一直挨打,是不可能勝利的。

另外,加入天朝,承認天朝皇帝的宗主地位,對日本的封建主和人民而言,其實也不算太壞。

就在德川綱吉感到皇恩浩蕩的同時,同樣的一份《大明——日本親善之約》也被一條冬經和蒼井安東二人送到了馬上就要變成國王的日本天皇識仁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