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5章 大反派康熙來了,我們一起逃走吧!

康熙提出的割讓襄陽府的要求其實正中吳應熊的下懷!

襄陽,也就是吳應熊的襄京其實是用來抵禦吳應麒東下的要塞。吳應熊因為害怕自己的好弟弟從西安起兵來搶自己的寶座,所以就把都城從江陵府遷到了襄陽府,來了個天子守國門防弟弟。

但是現在吳應麒的勢力已經被瓦解了,而朱和墭的大軍又攻入了湖廣,眼看湖廣就要不保!

在這種情況下再以襄陽為都城,簡直就是蠢到家了。因為江陵、荊門兩地只要丟一個,襄陽府城內的那些壇壇罐罐,那些依附於吳周王朝的人口,可就都撤不出來了。

而如今的吳周軍政體制又是以“家丁府兵制”為基礎的,其中家丁更是整個體制的核心。決定一個將領在吳周體系中地位高低的最重要因素,就是家丁的數量和精銳程度。

而吳應熊的地位同樣是他擁有的家丁所決定的!

吳應熊的家丁繼承自吳三桂,稱為“夷丁衛”,人數三千……準確的說,並不是三千人,而是三千戶。其核心就是從吳襄時代起就追隨吳家的老家丁們的子孫!

作為傳承了兩三代的封建家兵,夷丁衛的這三千戶所擁有的實際人數當然是遠遠大於三千的,差不多有兩萬四五千之眾!

平均一下就是一戶八口左右,平均的壯丁數目也就是兩名。也就是說夷丁衛在極限情況下可以拿出六千精兵!

而這三千夷丁戶都跟著吳應熊一塊兒搬去了襄京,在朱和墭打過來之前,已經安排得舒舒服服了。

另外,襄陽府也是府兵重鎮,周遭有上萬個府兵戶,人口足有七八萬!

除了夷丁衛和襄陽府兵的人口之外,襄京這邊還有一個管著工匠、皇家仆從、皇莊佃戶、皇家馬場的牧戶的內務府。這個內務府管著的人可就比夷丁衛多多了——吳周朝廷的火器、火藥生產還有戰馬的養殖,都是由這個內務府掌握的。光是工匠戶、牧戶就有兩三萬戶,人口數量超過十五萬!

這十五萬人,基本也呆在襄陽府境之內。

其實吳應熊的朝廷就是個山寨大清朝,家丁相當於八旗,府兵類似綠營,下面的將領就相當於大小旗主,再加上一個人多勢眾權大利厚的內務府,基本上就齊活了。至於文官系統啥的,基本上就是拿來打雜和收稅的。

而吳應熊直轄的,夷丁衛、襄陽府兵、內務府,如果不算主要擺在江陵府境內的那些皇莊,這個夷丁衛、襄陽府兵和內務府所管的總人口約有二十五萬!

這些人就是吳應熊的核心盤!

如果吳應熊要跑,那就一定得帶著他們,要不然就是個孤家寡“熊”,早晚讓人逮了去剝皮吃肉!

而這二十五萬人又不是遊牧民族,把蒙古包一收拾,趕著牛羊唱著歌就走了。

他們好不容易才在襄陽安頓下來,就想過安生日子,怎麽肯說走就走?

所以吳應熊自己雖然已經溜去江陵了,還下達了遷移的旨意,可是底下人就是磨磨蹭蹭的不肯動……直到康熙要來了!

大清的規矩大家都知道,再不跑就傻了!

所以當康熙皇帝在康熙十八年的八月十五中秋節這天親率大軍抵達襄陽府城北岸,早就被清軍控制的樊城城南的漢水岸堤上時,看到的就是對岸人山人海,扶老攜幼,帶著大包小包的行李,準備跟著吳應熊南下的“襄陽父老”。

策馬站在岸堤上舉目向南張望的康熙看見這“似曾相識”的一幕就是一愣,然後脫口就問:“這,這是怎麽回事?怎麽看著跟劉皇叔攜民渡江似的?”

早就已經抵達樊城的安親王嶽樂趕緊接過話題,馬上躬身回答道:“皇上聖明,這些襄陽百姓就是要跟著吳應熊逃走的……吳應熊安排了船只,先把通過水路把他們送去荊門,然後再往江陵遷徙。”

“可他們為什麽要逃呢?”康熙一臉不解,“吳應熊又不是什麽明君,跟著他吃苦難道比當大清的百姓還好?”

康熙真的有點想不通!

他之前到西安的時候就接收了一座人都跑光了的空城,連西安四周都空空蕩蕩的,到現在西安城內都沒有幾個陜西人,想吃個肉夾饃都沒人會做!

這回到了襄陽怎麽又是如此?

如果襄陽是朱和墭的地盤,大家跟著跑,康熙也認了……可問題是襄陽是吳應熊的地盤啊!

康熙覺得自己不如朱和墭就算了,怎麽還不如吳應熊呢?

難道如今天下三國裏面,最壞的那個主子是他自己?

“這個……”嶽樂聽見這問題都不知道該說啥了。

明明一個大反派、大魔頭,自己居然不知道,自己還當自己是好人!

“萬歲爺,”還是明珠機靈,馬上就轉移話題道,“吳應熊好像出了襄陽城了……咱們是不是該上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