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章 名將補習班——校長要去英雄救美啦!

大明陸軍軍官學堂在定王監國元年的時候,就從廣州黃埔島遷到了南京外城的孝陵衛,所以又稱孝陵衛講武堂。

原本在廣州黃埔島的時候,這陸軍軍官學堂算是在草創階段,並不大正規。畢竟當年新明軍還是個草台班子,而且又正好遇上一場軍事革命,連新明軍的高層也不知道新時代的戰爭該是個什麽模樣……所以他們也只能以舊式的戰術陣型為主體,一點一點的往裏面塞新東西,最後搞出一套半新半舊夾雜在一起,還有那麽一點半生不熟,甚至有點草率的東西出來。

當時明軍的戰術有四大特點,一是進攻靠少量精兵;二是朱和墭總是冒險;三是防禦靠挖土堆壕;四是火力輸出靠糖藥。

而之所以會形成這麽一套戰術,主要原因是朱和墭軍隊本就是由少量精銳加上大量動員兵和獨步天下的糖藥火力夠成的。

而那些精銳又是從大南山少年兵發展出來的,可以說是朱和墭的夥伴。數量雖少,但是卻能熟練掌握各種糖藥武器,戰場經驗也非常豐富,在朱和墭這個老大哥的率領下又極其勇猛主動。換成別人去帶他們,還真不大好用。

所以天性就喜歡冒險的朱和墭就每每都帶著這批精銳在戰場上猛打猛沖……其實作為開國君王,這種冒險的玩法也挺正常的。且不說老早的老劉家一堆冒險王和大小唐家的李世民、李存勖了,就是在明末清初這一段,李自成、張獻忠這兩位草莽天子也是這樣冒冒失失的,要不然也不會死得那麽戲劇性了。

但是大波玲胸部中彈事件之後,朱和墭已經意識到總這樣沖鋒陷陣也不行了……現在的火槍可厲害了!不僅有滑膛槍,還有更致命的線膛槍!

所以在南京之戰時,朱和墭就忍住沒上一線。

不過在南京、安慶兩戰結束後進行的戰場總結時,朱和墭、諸葛三和等人都發現,他們的明軍其實沒有那麽強……特別是在朱和墭本人不在戰場上時,下面的人就差了點意思。

進攻的時候有氣無力,防禦的時候被動龜縮,各單位之間還經常脫節,戰場總指揮調度起部隊來更是非常吃力。很多情況下,部隊走著走著就亂了。在安慶戰場上,清軍還利用明軍調度時候的混亂打出過不少漂亮的反擊戰!

如果不是糖藥火箭炮實在太猛,安慶城都不一定能打下來!

而在進一步深入研究之後,朱和墭和諸葛三和他們很快找到了原因……原因也不復雜,就是朱和墭草創出來的軍隊其實不大會打仗!

部隊的組織、訓練、指揮等方面都不行,甚至比精銳清軍都不如,比擁有吳三桂的吳周軍差得就更多了。

之所以可以一直打勝仗,則是因為部隊的士氣高昂,後勤充足,火力更是有壓倒性的優勢。

用後世術語來說,就是氪金的土豪玩家!

但是這種優勢隨著戰爭規模的不斷擴大和戰線的不斷北移,以及對手對糖藥掌握和對火藥武器的改良,正在變得越來越弱!

因為戰爭規模擴大後,戰場上的軍隊也多了起來,朱和墭再也不能依靠少量老兄弟的猛打猛沖就奠定勝局了。

所以朱和墭就必須要盡快地幫助自己的老兄弟們從優秀的戰士成長為合格的軍官!

同時,他還必須和自己的參謀團體們一塊兒,通過總結實戰和演習中取得的經驗,拿出一套新的戰術戰法。

而孝陵衛的陸軍軍官學校就是幹這事兒的!

為了帶好自己那幫老兄弟,朱和墭幹脆自己兼任了軍校的校長……成了朱校長!

然後又親歷親為,本著從矮子裏面拔將軍的“將就主義”,先從部隊當中選出了一批各方面的“戰術專家”當老師,把他們分成了步兵、炮兵、工兵、騎兵、輜重、經理、軍令等七大專業。又讓人找來了一些西洋各國的戰術條例和操典參考——其實也找不到多少,這年頭西洋各國的軍事教育也不正規。然後朱和墭又帶著“矮子將軍”們開始整理和摸索。

忙活了小一年,總算搞出了七本專業的操典,一套各兵種通用的條令。還總結出了戰場橫隊、戰場縱隊、行軍縱隊、空心方隊、車堡方隊、騎兵沖擊隊、騎兵遊擊隊、散兵隊等各種隊形的排列和組織方法……這套東西雖然談不上多完善,但已經是目前能夠搞出的最好的東西了。

於是朱和墭就一邊把這些操典、條令、隊形圖例下發部隊,一邊召集了一千六七名“年輕的老兄弟”到南京孝陵衛講武堂“補課”,這就是所謂的孝陵衛一期!

而為了讓這些一期弟子們能學到真本事,朱和墭還在南京這邊擺了一個齊裝滿員的“教導鎮”,專門讓這些孝陵衛一期老兄弟們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