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走,救朱元璋去!

鎮江府,高資鎮。

這座位於鎮江、江寧兩府邊界附近的小鎮,現在已經成了“斬人儒”的海洋。上萬名紅衣紅巾或紅衣黃巾的“武裝儒生”,從八月十八這天,就陸續抵達了這裏。

不過他們並沒有馬上西進江寧府去拯救被孫思克“綁架”的大明太祖皇帝的墳頭,而是在高資鎮展開了布防,耐心地等待後續部隊的抵達。

一直到了八月二十八日這天,象征著新大明最高權力的“大明監國”旗,才在上千胸甲擲彈騎兵的護衛下,浩浩蕩蕩地開進了高資鎮。

這上千胸甲擲彈騎兵可不是隨隨便便就能置辦起來的,那可是17世紀的“黑科技”部隊啊!

首先這些騎兵裝備的上千副胸甲就不是誰家都能拿出來的——那可是用石墨坩堝鋼為原料,再用水力錘和手工反復敲打出來的!

可以說是費時、費力、費料,但是卻擁有極強的防禦力,在二三十步開外的距離上,甚至可以抵擋鳥槍的火力。

在朱和墭率兵離開廣州之前,擁有整個東亞最強冶鐵業的新大明朝廷,都拿不出一千副這樣的胸甲!畢竟當時佛山鐵業剛剛開始用白雲石磚修建高爐,並且試著煉焦炭和煉石墨坩堝鋼。產能還沒有形成,少量的坩堝鋼還得分一部分用於燧發槍的生產。所以朱和墭出兵的時候,全軍只有不到三百副鋼鐵胸甲。

不過到了八月下旬的時候,隨著鋼鐵胸甲的不斷到貨,朱和墭終於能夠為兩個鎮所屬的一千騎兵全部裝備上堅固的胸甲了!

除了石墨坩堝鋼打造的胸甲之外,這支精銳騎兵還擁有另一種同樣大量使用了石墨坩堝鋼的兵器——燧發槍!

其實朱和墭的軍隊早就開始少量裝備燧發槍了,在他奪取佛山鎮後,就開始給佛山的爐戶們發放燧發槍訂單。雖然剛開始的時候,爐戶們打造出的燧發槍質量糟糕,一次性打火率不到三成,遠遠比不上用火繩點燃的斑鳩腳火槍。而且由於鐵料質量不好,打造出的燧發槍分量也比原裝的西洋貨更重。以至於新明軍的火槍兵都不肯要這些燧發槍,寧願使用斑鳩腳火槍。

所以當時朱和墭只能讓軍官和騎兵裝備燧發槍——其中軍官裝備的是燧發手槍,這玩意兒其實就是個樣子貨,打不響也沒關系。而騎兵們同樣也不靠燧發槍打天下,他們都是騎馬扔手榴彈的兵。

不過隨著石墨坩堝鋼的出現和佛山鐵業逐漸掌握燧發槍制造的關鍵……八月份時送到江南前線的一批燧發槍總算是合格了!

由於新大明自產的燧發槍剛開始的時候都是手槍型和短管騎兵槍型。

所以在八月份送到江南的燧發槍依舊是手槍和騎槍。

新式的鐵拳火箭筒也在陸續送到了江南前線。這種新式火箭筒是萊布尼茨幫著朱和墭設計的。他反復計算了黑火藥的用量和彈頭的重量,最後拿出一款射程可以達到三十五步左右的“遠程鐵拳”。

這支護衛著朱和墭抵達高資鎮前沿的胸甲擲彈騎兵所配備的“彈”,就是這種最新的式的鐵拳火箭筒!

另外,這支騎兵還裝備了一種“低科技”但是非常有效的武器——空心木矛。

這種在東歐戰場上比較流行的騎矛也是萊布尼茨給朱和墭“帶”來的。這種波蘭翼騎兵的招牌武器因為是空心的,所以分量較輕,可以造得更長一些。而且這種木矛在刺中敵人時會自己斷裂,從而達到卸力的目的,所以不必撒手也不會造成手腕受傷。缺點當然是造價比較貴,而且不大耐用。

不過朱和墭的騎兵數量有限,典型的“特戰精銳”,當然可以不計成本砸裝備了。

而這回的“營救朱元璋”之役,就得靠這些一身“土豪裝”的胸甲騎兵去打了!

“盼大明,迎大明,開了城門投大明,大明來了不為奴……”

當大明“土豪騎兵”開到高資鎮的時候,傳統的“歌唱歡迎”儀式又上演了。

雖然朱和墭還沒進入昔日南京應天府的地界,但是這回在高資鎮這邊唱“迎大明”的士紳百姓卻都打著“南京父老”的旗號!

看看,這就是人心所向啊!

南京人民都等不及了,都跑到鎮江府的地界上來迎接朱大監國了!

“臣右軍師左春秋,恭迎監國太孫殿下!”

“臣大明遼東鎮騎兵千總祖大,恭迎監國太孫殿下……”

領著這夥南京士紳百姓來鎮江迎大明的,卻是一個天津人和一個遼東人。

那個天津人就是在楊起龍北上發動武裝起義後代替他出任右軍師的左春秋——浙江和江南這邊的“迎大明”活動搞得那麽好,除了江南人民真心思念大明之外,就是這位左軍師領導下的軍師府右司特務們的功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