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第2/3頁)

婆婆做到這份上,周瓊英不能說不感動的,從前她覺得婆婆對她不喜,如今是再沒這想法了,如今聽陳氏問起,就主動把想開間繡鋪賣如意繡莊喜江南系列成衣的事給陳氏說了。

陳氏腦門突突的看二兒子:“那繡鋪誰看?總不能是你?”

陸承璋笑:“那哪能呢,瓊英她管著。”

陳氏當即想照著他耳朵擰上一圈,想了想也是要當爹的人了,這才忍住,瞪著陸承璋道:“瓊英這有身子了,你還給她找活?”

周瓊英忙幫著解釋,道:“沒有沒有,承璋和我商量過的,我只坐著收錢,賣貨的話就在鎮上請個口齒伶俐些的婦人就成。”

“請人?”陳氏與陸承璋確認。

陸承璋連連點頭:“肯定是請人,我是那樣財迷的嗎?”

陳氏嗤他一聲,“我們家沒有比你更守財的。”

周瓊英撲哧笑出聲來,柳漁想笑,別過臉忍住了。

~

正月初六,柳漁和陸霜、大嫂秦氏帶著幾個孩子也回了安宜縣,陸洵父子三人是壓根就留在縣裏沒回長豐鎮。

妯娌姑嫂三人下午湊在一處裁紅紙做紅封,初七開市,陸豐布莊和如意繡莊都要發開市紅封的,布莊這邊不用很多,柳漁那邊要備的就不少了,紅紙疊成的紅封,用毛筆規規整整寫上大吉大利四個字,一個紅封六十六文,取個六六大順的彩頭。

柳晏清兄弟和衛氏回來時,這些東西柳漁都已經備好了。

初七開市,繡娘們進門就給口彩,柳漁和衛氏也笑著發紅封,那紅封實在,入手沉甸甸的,繡娘女工們就知道東家給得不少,好話更是流水樣的說。

熱鬧過後就是忙碌,如意繡莊的春款如火如荼準備了起來。

陸承驍和柳晏平、柳晏安也沒歇著,各家鋪子都營業了,他們三人就照著何師傅開的清單把一些染布需要用到的東西開始著手置辦起來,趁著織坊還在建,又商量著一起走訪了幾位織布的好手,為後邊織坊開業做準備。

初期試手,人手不需很多,只十幾人即可,也不需從縣裏尋,只仰山村和陸承驍舅家那邊村裏尋訪,便有的是人願意過來。

農家婦人在家中雖也能織布,可那只是收成季時忙一忙,去織坊裏卻不一樣,只要你肯幹,織坊是從年頭能一直幹到年尾的,尤其仰山村那邊,有柳大田媳婦、柳青山媳婦幾個去繡莊做工的先例,誰不想也有一份能賺銀錢的工,織坊還未建成,十幾個織工不過幾天便就招齊了。

而繡莊那邊,柳漁和陸霜也沒閑著。

柳晏清與張曉芙的婚期定在正月十九,在此之前,衛氏幾乎分不出多少精力給繡莊這邊,來繡莊呆了沒幾天就得回去準備柳晏清的婚事了。

柳漁要領著女工們趕制繡莊春款,這其中也包括袁州城那邊開業要用到的成衣及各鎮繡鋪經銷的喜江南系列。

袁州城那邊的鋪子早在年前也都裝修完畢了,如今只差貨架、貨櫃和招牌,以及招聘人手。前者只等陸承驍和柳晏平幾人騰出空來去處理,後者招聘人手,柳漁更趨向於自家人過去。

因為衣服有成套的碼數,一應制作基本在安宜縣就能完成,袁州那邊只需要銷售人手,柳漁和衛氏商量過後,定了屆時先由衛氏過去,到那邊再聘幾個幫手即可,而安宜縣這邊,有柳漁在,先挑個人培養著,等柳晏清成親,看看張曉芙是不是能把銷售接過手去,只是不知張曉芙是否願意,若是不願也不強求。

至於眼下,繡莊這邊的銷售,她想了又想,委托給了陸霜和文氏,應該說文氏是主力,陸霜是帶著文氏的那一個,陸霜在繡莊呆得久,於銷售上也遠比文氏要熟悉。

文氏年後來上工,繡針還沒摸熱,衛氏前腳回仰山村,她後腳就被柳漁單獨叫去說話,讓她換成了銷售崗,用柳漁的話說:“學著做一個繡莊的掌櫃。”

繡莊的掌櫃,這話把文氏聽得一顆心怦怦直跳,這是她可以做的嗎?

文氏聽得一臉的魂遊天外。

柳漁笑道:“三嫂先學著,我覺得你應該是適合的,若當真能做得好,後面如意繡莊若再開分號,需要掌櫃了,自然就會有機會,做掌櫃的工錢比之繡娘只高不低。”

如意繡莊需要人才,而柳漁一直覺得文氏是極聰明的,這趕上要用人的時候,她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文氏。

文氏仿佛被天降一個大餅砸在她腦袋上。

縣城大鋪子的掌櫃啊,這在長豐鎮都沒幾個,是她想也沒敢想過,是見了要仰望的存在。

她不敢相信的望著柳漁:“真的讓我學這個?”

柳漁笑著點頭:“三嫂試試,現在還不是掌櫃,但只要你確實能吃這碗飯,會有機會的。”

安宜縣這家,因著大哥在這邊,所以很大概率是交給她大嫂打理著,但柳漁沒忘了繡莊的遠程規劃,人才的培養和儲備也應該提上日程了,文氏有一個比其他人都好的優勢,不只是因為兩人間這層關系,而是文氏可以離得開安宜縣,她在安宜縣如今還算是無根無萍,這是繡莊裏比文氏更早來的繡娘或女工不具備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