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第2/3頁)

遲了近半個月回來,又怎麽會不擔心,柳漁卻連連搖頭:“回來了就好。”

夜半都不曾睡,聽到敲門聲那樣快就出來了,哪裏可能不擔心,陸承驍一顆心仿佛被什麽輕輕攥住了,酸脹得不成。

想把人攬進懷裏,指尖微動,到底只是握住了柳漁的手,袍袖遮掩下將她五指緊扣。

愧疚、心疼和思念,全在十指緊扣時無聲的一個對視裏。

正屋和柳晏清屋子那邊也傳來了響動,繼而是腳步聲和開門聲響起,衛氏的聲音從屋裏傳出: “漁兒,是晏平他們回來了?”

柳漁應聲,柳晏清已經先一步出門來了,看到果真是柳晏平,柳晏清大喜,只是不曾看到柳晏安,便問了一聲。

柳晏平又說了一遍,柳漁才知道柳晏安和八寶等人都還在船上,因柳晏平沿途買了不少東西,這些都得先送回仰山村的,所以船是停在溪風鎮,陸承驍和柳晏平是先一步回來報平安的。

“從溪風鎮走到這裏的?” 柳漁不由看陸承驍。

柳晏平先笑了起來:“承驍這是歸心似箭,等不得天亮了,也怪我,想多采買些東西,耽誤了些時間。”

衛氏穿好衣服出來,正接上這一句話,道:“怎麽遲了這麽久?”

正廳裏,柳晏清已經點起了燈,柳漁忙抽了抽手。

陸承驍笑了笑,把緊握的手松開,由她避了過去。

果然,衛氏的視線也落到了他這邊,見到陸承驍也是高興,又問了一句:“承驍可曾回家報個信?你爹娘這幾天也擔心得厲害。”

若是平時外出行商,遲個十天半個月歸家其實正常,在外行程有變,遲個一兩個月都是小事,只是婚期定在九月二十八,人到九月十八還未歸,又怎麽不急,擱誰都要胡思亂想起來。

陸承驍也知道這次必是讓家裏人都擔心了,道:“還不曾,先過來了這邊,我這就回去,長豐鎮那邊天一亮八寶也會過去給我娘遞信。”

衛氏聽他都有章程,也就放心了,笑道:“是這個道理,先去給你爹報個信,這大半夜走了這麽遠的路,我去給你們煮碗面,你回去跟家裏打聲招呼就過來吃點東西墊墊肚子。”

“多謝大伯娘。”陸承驍謝過,看了柳漁一眼,低聲道:“我一會兒過來。”

柳漁點頭,送人出了院門才回。

陸承驍前腳剛走,衛氏就把柳晏平耳朵提了起來:“叫你給你妹妹辦嫁妝,沒叫你連時間都不顧,你陸家伯父伯母這幾日急成什麽樣了,把我和你妹妹擔心成什麽樣了?有你這麽沒分寸的?”

“娘,輕點。”柳晏平忙從衛氏手中拯救自己的耳朵,告饒道:“也不止辦嫁妝,順道把貨也沿途銷了,多賺了二百多兩。”

二百多兩,這話讓衛氏把手放了下來。

“怎麽賺的?”

想著要給兒子做吃的,也是怕影響柳大田和柳春山媳婦休息,便道:“廚房裏說話。”

一家四口去了廚房,柳晏清燒火,衛氏兩口大鍋一起開,一鍋燒水給柳晏平一會兒洗澡用,另一鍋燒水煮面。

衛氏和面,柳漁幫著洗配菜,柳晏平則把這一趟往兩浙去的情況說了說。

原來他們這回之所以耽誤得這樣久,一個是本身帶的夏布就比前一回多得多,在浙江南市多耽誤了兩天;二個是因為這一趟去周邊收綢布,不是運的坯綢走,而是托了江右會館的劉會長幫著介紹了一家可靠的染坊,就在當地把收到綢坯都染好了才回程的。

柳晏平道:“染過的綢料更賣得上價,等著坯綢染色的那幾天,我們去了趟臨安城采買,商會那位許管事,與我們頗說得上話,這趟聽說我要給妹子置辦嫁妝,又聽說新郎是承驍,倒把沿途哪些城鎮都有些什麽好物件列了個單子給我們,所以不止是走了臨安,我們是一路買回來的,逢城鎮必入,這不,左右是要進城鎮的,我和承驍商量過後,就把染好的那些綢布沿途兜售給了當地的繡鋪和布鋪,比布莊給布鋪的價格讓利半成。”

這是不止販布,更把布莊能吃到嘴的利也自己吃了。

衛氏聽得熱血沸騰,高興過後還是照著柳晏平後腦勺就給了一下:“那也不能這麽晚回來,錢什麽時候不能賺,誤了你妹妹成親的吉日怎麽算?”

柳晏平:“……”

“娘我錯了,下回看到擺在我眼前的銀子也一定忍住。”

柳漁噗嗤笑了出來。

對面陸家,陸洵和陸承驍那邊,幾乎是上演著一模一樣的場景。

忙了小兩刻鐘,兩大碗手撖面出鍋,陸承驍還沒過來,衛氏怕面糊了,便讓柳晏清去喊一趟。

柳晏平把活搶了,笑道:“我去!”

轉頭把柳漁捎帶上:“漁兒幫我提提燈。”

這樣明顯的帶柳漁去見陸承驍,柳漁鬧了個紅臉,衛氏卻是好笑,索性拿了個托盤,把兩碗面一起放了上去,道:“去吧,我看天一亮承驍就該回長豐鎮忙婚禮的籌辦了,咱們也要回仰山村那邊了,再之後婚前三日是不能見的,去說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