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第2/2頁)

柳晏平在陸承驍說借布時就已經想到大概是這個操作了,當下只是笑,柳漁和衛氏則是極高興,衛氏道:“走,我親自跟親家道謝去,這是幫我們大忙了。”

開鋪子本錢少,鋪面大,進了一百多匹布後手裏能活動的錢只剩二百多兩了,其中二百兩是陸家的聘禮,這筆錢是能不動盡量不動的,在八月初五和八月中旬前,她們需得盡量賺到進秋季布料的錢和柳晏平染布、路上開銷的錢。

衛氏和柳漁是才知道柳晏平這一回打算弄兩千匹布出去,這裏的成本比上一趟就要更高了,壓力其實是極大的,一家人商量過,實在不成是從聘禮中取出六十兩讓柳晏平帶上,賺到後再把這賬平回來,柳晏平這一趟賺的錢都是用來辦嫁妝,這樣做倒沒什麽,銀錢是死的,人是活的,適當變通不要緊。

可這鋪子到底有一半是柳家的,要動那筆錢衛氏心裏是無論如何過不去的,所以最少最少,她們需要在八月中旬前賺出進秋款布料的錢來,才不會耽誤了生意。

原本的本錢只能夠進一百多匹布,那麽很明顯的,顧客可選擇的款就少,成交自然也要更少些,現在有陸家相幫,這生意就好做多了。

留了柳晏平在鋪子裏照看著,衛氏和柳漁同陸承驍一起去了陸豐布鋪。

陸洵一看連衛氏都一起過來了,就知道是為了什麽,果然,一照上面衛氏就是道謝,陸洵忙道:“親家,真不用這樣,走走走,到後邊喝杯茶去。”

鋪子裏有顧客,到底不是說話的地方,一行人就都去了後邊,衛氏再次表謝,被陸洵攔住了,他笑著直接把人往倉庫領,道:“親家你看看,要借給你們的布是從這倉庫裏選,擺在這裏和擺在你們鋪子裏,又哪裏有什麽區別,要說有區別也有,或許你們能多賣一些,我這裏庫存的壓力反倒小些,這個是幫你們,但對我們自己也是有益的,沒本的人情,咱們現在已經是一家人了,不興這麽客氣了。”

衛氏笑道:“在你是沒本的人情,在我是天大的好處,這謝當得,不過親家說得是,咱們現在已經是一家人了,我也不再多客氣,我心裏承您家的情。”

“好說好說,你們家給我這麽好一個兒媳婦,我也承情之至。”

陸洵見她爽爽利利的,高興之極,倒有心情玩笑幾句,一時眾人皆笑,只柳漁臉微紅。

陸洵笑了這麽一句,便道:“漁兒去挑布料吧,看得上的只管選。”

柳漁福身一禮:“多謝伯父。”

~

新鋪開張前碰上的第一個難題便在陸家人的襄助下輕松解決了,又選了兩百六十多匹布,其中不乏柳漁先前看中,卻因銀錢有限不敢進的貴價布料,請陸承宗列了清單,謄抄一份,各執其一。

兩家人一起動了起來,陸豐布鋪的夥計、如意繡莊的繡娘,全都幫著搬布料,兩對面的鋪子,數百匹綾羅綢緞進出,一時引得不知多少人注目,前後搬了三刻鐘,這些布料才全搬進了如意繡莊。

這兩百六十多匹布全擺上,整個繡莊看起來就大不相同了,因料子頗好,又各種花色俱全,真真是入眼生輝。

而因著這天下午的兩次搬布,新開的如意繡莊的東家和陸豐布鋪的關系,也為北街上各家鋪子東家掌櫃所熱議起來,在此時,兩家即將結親之事,知道的人還不多。

晚間陸承璋在溪風鎮的鋪子打了烊,和周瓊英雙雙回縣裏,自然,是到老丈人家小住,周瓊英爹娘就打聽起柳家情況來了。

原來兩家只隔著一條街,北街的熱鬧自然傳到了他們這邊,周家夫妻倆也就聽說了,倒沒惡意,純是好奇,概因夫妻二人也是聽女兒女婿說起過柳家的。

周瓊英大哥最感興趣的是柳家的發家史,陸承驍和柳家兄弟去兩浙他們是知道的,今天聽北街掌櫃說得似模似樣的,好幾百匹好布料,少說三四百兩的貨色。

周瓊英大哥把聽來的話繪聲繪色同妹妹、妹婿講了,當下問陸承璋:“承驍這一趟行商果真賺了大錢了?”

三四百兩,陸承璋只聽一聽就知道這不是柳家能拿出來的數,略想一想,要麽動了他們家給的聘禮,要麽是家裏把布賒給柳家,無外乎就這兩種情況,照他看,賒布的可能高一些。

不過自己家裏的事,陸承璋當然不會跟周家人多講什麽,何況賒不賒布的,那也是他爹和大哥的事,爹和大哥願意的話,家都分了,他手當然不會伸那麽長。

陸承璋三兩句把話含混過去,而後才看向自家老丈人,道:“我今天來,還真是有件事自己和瓊英商量不出結果來,特來這邊,是想問您討個主意的。”

作者有話說:

一更來啦,二更現在開始寫,老樣子,估計也是十點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