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第2/3頁)

真要把繡莊經營好了,一兩個繡娘是絕對不夠的,當然,前期資金有限,柳漁便只把繡活派出去,後期再請常駐的,屆時哪個繡娘的手藝好、人品好約莫也能清楚一些,再談聘請之事。

而裁衣娘子是分擔她的工作,撐起一家兩開間的繡莊,成衣的剪裁靠她一人自然不成,至少該有個幫手,至於普通的針線活計,柳漁和衛氏問過柳大田、柳春山媳婦,兩人表示願意到鋪子裏來做,只要這邊能管得了吃住就成,再加一個衛氏,這一塊暫時不用再加人手。

柳晏平聽她張羅得頭頭是道的,心下很是高興,提筆略想了想措辭,才開始寫招貼,寫完後給柳漁也看過,二人都覺得沒問題了,開始抄另幾份。

陸洵到鋪子裏的時候,見繡鋪門口招貼已經貼了一份,貨架也擺得初具樣子了,很是贊了一回,與柳家兄妹說過讓中午不用開火,直接到他那邊吃飯。

原是有菜的,柳漁推辭,陸洵卻不肯,只說會吩咐灶上做好,到點來喊他們。

再推脫就是忸怩了,兄妹倆便都謝過。

柳晏清中午也回來了,兄妹四人在陸豐用的午飯,餐桌上陸洵就道:“晚上還是一樣,在這邊吃,你們娘沒過來,就只管到這邊吃。”

柳家兄妹哪敢這樣叨擾,柳晏清忙推辭,“不必,都是要開火的,米面糧油什麽都齊備。”

陸洵擺手:“要自己開火也不在這一時,你們趕秋款開業,只半個月不到了,現在鋪子裏一堆的事情,哪有時間去折騰做飯這些事情,你娘在這裏我就不說了,不在這邊就還過來。”

柳晏平想著她娘也就是在家收拾兩天,有些肉類得腌制晾曬,差不多也要到縣裏來了,便道:“也好,那就謝過陸伯父,不過我們從家裏把肉菜都帶了,這東西放不住,一會兒我就提過來,算是跟伯父搭個夥。”

陸洵也不推辭:“這樣也行。”

中午回去後,柳晏平就把清早帶來的一應菜肉全提到了陸豐那邊,交給陸家的廚娘,這才回去。

鋪子裏忙得關東多了,下午柳晏平回仰山村找譚木匠,而柳晏安和柳漁出門一趟,把桌椅、繡架、繡凳都買了回來,家具店的夥計一車送來,搬搬擡擡照著柳漁說的位置一擺設起來,很有個繡鋪的模樣了。

譚木匠來得很快,傍晚就和柳晏平過來了,現場看過溝通過,什麽款、什麽尺寸、多少木料、工價,全算妥了,約定第二日就帶著幾個兒子運木料來開工。

臨走前道:“你們定的貨架前幾天也做好了,不過上了漆還需要再透些天,正好把試衣的小間做好了,再把新貨架運過來,也省得落灰。”

這是極妥當的,柳晏平道:“就依譚叔說的來。”

~

陸承驍陳家村走了一趟後,不止是他外祖家那一族有意向,聞風而來的村正聽說這事以後,也動了心思。

陳家的這位姑奶奶家裏這幾年發達起來他是知道的,陸豐布鋪開到縣裏他更清楚,這是陳家村嫁得最好的姑奶奶,村裏的夏麻已經收了上來,賒布給陳家外甥每匹能多三十文一匹,三十文一匹,村正拉住陸承驍仔細問了足有小半個時辰這才放了人走。

當天也沒問陸承驍要不要他的布,而是悄悄叫了兒子,讓跑一趟溪風鎮仰山村去找人打聽,這賒布的事情是不是穩當。

而陸承驍,滿以為第二天一早能去縣裏見柳漁了,結果他大姨二姨都找來了,也是為的同一樁,收布的事。

陸承驍這心裏是又喜又愁,喜的是照這個趨勢,眼見著八月這一趟去兩浙手裏四百兩銀子或許能帶八百兩的貨出去也未可知,愁的是已經太久太久沒見到柳漁了,陸承驍其實想得慌。

到底還是知道正事要緊,他也清楚,柳漁現在應該一點也不比他輕閑,帶著八寶兩個人,又先後跑了前田村和蔣家村。

而他在前田村時,陳家村村正的兒子已經到了仰山村打探消息,深夜裏歸家,滿臉激動,問到的消息是,仰山村那邊順利把布賒給柳家的人家,實實在在每匹多賺三十文,且銀錢在柳家兄弟從兩浙回來的第二天,就拿到手了,分文不少。

陳家村村正激動了,第二天陸承驍人在蔣家村,他就召集了自己本家那一族議事,把這情況一說,家家都想試試水,因為怕這樣的好事輪不上自己,一時也不肯往外透風聲了,把消息捂得死緊。

村正和幾個族老私下裏找了陳大舅,所以……第四天,陸承驍照舊是被他大舅帶著陳村正幾人堵在了家裏。

好在這回因為陳村正對細節都清楚了,只是來打聲招呼的,並不耽誤多少時間,陸承驍帶著元寶,在這天下午終於趕到了安宜縣。

此時的水粉鋪外,如意繡莊的金字招牌已經掛上,簇新的招牌,在如意繡莊四個大字旁邊,還有一個小小的柳字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