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第2/3頁)

當下坐定,衛氏又給上了茶,田氏就笑問:“這給姑娘辦嫁妝也分厚薄,大概備多少擡嫁妝,你們心裏有沒有章程?有的話就說說,我照著規格說。”

“那自然是厚嫁,嫂子你先把你知道的嫁妝與我們說一說,我都記下來,後邊再看怎麽去置辦。”

不說擡數,這是要盡全力置辦了。

田氏還不知柳家已經在縣裏弄下一間大鋪子來了,想著柳家兄弟這趟應該也賺了些錢,便道:“行,那我來說說。”

柳晏清已經執了筆靜候。

“說起嫁妝,裏頭好多考究,都是有寓意的,如子孫桶,這是開枝散葉、兒孫滿堂的意思,這裏邊就有三件,分別是馬桶,腳盆,水桶。”

“紅尺,又名子孫尺,有良田萬頃之意。”

“花瓶,取花開富貴之意。”

“銅盤及鞋,這是同偕到老,白首同心。”

“腰帶,有腰纏萬貫之意。”

“彩緞衾褥、鴛鴦枕,這是祝福新人恩愛纏綿的意思。”

“碗筷,有豐衣足食的寓意,碗裏放個紅封,可以取代七十二套衣服。” ①

田氏語速不快,等著柳晏清記下,這一個說一個寫,很花了些時間,林林總總細說下來,桌上攤開的紙已經記了七八頁。

“再有就是……”田氏說到這裏頓住。

柳晏清擡頭看她,等她後話,田氏話到嘴邊卻硬生生拐了個彎,“壓箱錢。”

這兄弟三個都是沒成過親的,不知道田氏方才那一頓所為何來,衛氏卻是曉得,還有一樣,壓箱底。

這個歷來是當娘的在新婚前夜悄悄塞給女兒,當著柳家兄弟三個,田氏還真說不出來,只是衛氏清楚意會就成。

話說到這裏,田氏便道:“差不多就是這些了,但別說村裏,鎮裏這樣備嫁的都少見。”

柳家兄弟三個卻都只是笑笑,拿著那幾張清單分看起來。

田氏就知道這哥三個是起心要照著單子來,轉頭問衛氏:“今兒媒人來過了?”

衛氏點頭,滿臉都是笑:“來過了,三日後納采。”

田氏一聽就知男方對柳漁不知多歡喜了,這是急急要把人娶進門的,笑著與衛氏說了好一會兒話,待到要走了,衛氏把她叫住,讓等一等,轉身回屋把林九娘今天捎來的點心果盒取了兩樣出來給田氏拿上,道:“今兒媒人帶過來的,你拿回去給家裏的小子嘗嘗。”

“喲,這怎麽好。”田氏忙推辭。

衛氏笑道:“哪裏不好,沾點喜氣,後邊我有不懂的,勞煩你的地方還多著呢。”

田氏這才笑著接了,一邊道:“應該的,一家人不說兩家話,後邊有事你只管去喊我。”

等送走了田氏,母子四個對著那幾張清單開始歸類,這裏邊說來其實就是三大類,這第一類,家具木箱,都是木工的活兒;這第二類,衣裳鞋襪鋪蓋錦被,以及絲綢布匹,這個算是本行了,也好置辦;第三類就是外邊采買的。

這麽一歸類,思路就清晰了。仰山村靠山,家家戶戶都分有幾個山頭,木材是不缺的,柳晏清道:“咱們村裏譚木匠手藝就極好,做的東西我看比縣裏家具店的一點不差,家具箱子包括鋪子裏要用的貨架,咱們找譚家做就成,木材就用咱自家山裏的,工錢的話看看,許些利錢,遲一步給應該沒問題。”

這是柳晏平賒布給柳晏清的思路,布料錢可以後結,這工錢自然可以後結,都是一個村的,以他們家現在的情況,村裏人再知道他們在縣裏也開鋪子了,沒有什麽不放心的。

衛氏笑著點頭:“就是這樣,我也是這個打算,咱們山頭那些老樟木是你們出生時就種下的了,現在開始用正好。”

柳晏平道:“絲綢布料類的,七月我和晏安還準備再走一趟兩浙,這個我們來準備,到時候布匹直接陪嫁,衣裳鋪蓋之類的,咱們自己店裏也有繡娘,這都容易,比在外面置辦不知要省多少錢和事,最緊要的是料子我一定都挑好的采買,保管漁兒的嫁妝體體面面。”

柳晏安也在一旁點頭:“采買的那些,我們這一趟行商回來,錢也就夠了,到時再把繡鋪也給漁兒陪嫁了,這風光絕對是咱們仰山村頭一份。”

衛氏噗嗤笑出聲:“什麽仰山村頭一份,縣裏的鋪子也陪嫁進去,你看安溪鎮哪家姑娘有這排場?”

柳漁早在田氏走了後就從西廂出來了,站在穿廊聽著大伯娘和三位兄長商量著怎麽置辦她的嫁妝,連許利欠工費的轍兒都想出來了,聽到後邊眼眶已是濕了。

她拿手絹在眼下按了按,笑著走進去:“大伯娘,鋪子是家裏的,哪能都給我帶走。”

那淚雖拭了,容色上到底瞧得出幾分,柳晏平就站在靠外的位置,轉頭看到柳漁,特意彎腰打量了一眼:“怎麽還掉金豆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