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第2/3頁)

貨都是好貨,因著絲質夠好,織出的綢匹光澤極佳,敢吃這一行飯的,不說有程家姑娘那手藝,比尋常織娘是不差的,除了少數幾戶,其他人家的貨還真是值得下手,就只看價格了。

而那幾戶織布手藝不大好的,程家兄妹雖帶著走過場,卻也會在進門前先提點陸承驍幾人。

最後看著布沒問題的二十來戶人家當家男人隨陸承驍一行一起去了程家院裏,商議價格,兩相裏試探拉扯,最後還是蠶農抵不住一把把手裏的貨全出了手的誘惑,一貫八百五十文每匹成交了。

蠶農們面上難過,心裏其實有幾分歡喜,無他,前邊出手的幾家其實是被壓到了一兩八的價,他們每匹算是多得五十文錢,二十匹就是一貫,多得一兩銀子,這買賣自然做得劃算。

蠶農們不是個個精明,其實陸承驍和柳晏平經過昨天晚上幾家蠶農找上門來,加上今天上午看貨時的接觸就能看出來,一兩八錢每匹的價格也能壓得下來,

只是兩人昨夜裏就私下裏商議過了,程家村的絲確實有些妙處,或許不如聞名天下的緝裏絲,但其實有那麽一兩分意思了,不是特別明顯,但確實是有更好,一兩八錢,每匹再多出五十文,是給來年收貨鋪個路子。

說來是柳晏平在仰山村賒布給陸承驍的啟發,凡事留點余地,有時候讓利於人,自己銀錢上吃小虧,卻會從其他方面得到回饋,就算來年被人捷足先登,其實也就是每匹少賺五十文,倒也不是多大事。

兩人都是一般性情,便有了今日這個收貨的與賣貨的兩相歡喜的局面。

二十來戶人家,有七八戶零零碎碎賣出過十來匹,手中就只有十匹左右,總的三百二十匹坯綢,五百九十二兩,又有程家那二十二匹貴價一些的,四十八兩四錢,程文遠見陸柳二人把村裏人的貨全要了,索性主動把那四錢銀子給抹了。

六百四十兩,此時陸承驍和柳晏平身上合起來七百兩銀子,林懷庚和劉璋合起來五十二兩。

買下這三百多匹坯綢,幾乎就只陸柳二人身上合一合,能剩個一百兩銀子了,倒還真是一趟把貨辦了個齊。

因著陸承驍一行人每匹多給了程家村人五十文的價錢,村裏人對陸承驍一行人是格外厚待一些,驗布配合不說,包裝也極精心,更是主動承攬了幫忙送貨到渡口的事情。

自然,先得有人去尋船,這活計就由程文遠兄弟二人陪著柳晏平去辦,而陸承驍對綢布頗為了解,帶著柳晏安幾人在村裏驗布。

至申時,程家村賣了布的二十多戶人家,有牛車的出牛車,沒牛車的跟村裏人借牛車,幫著陸承驍等人把三百多匹布,滿滿當當裝了五車,連人帶布一起送到了吳興渡口。

船早就候著了,也不需要他們動手,趕車的、跟車的,二十多個村民一起動手,幾趟就都搬進了船艙。

因著陸承驍這一行人買布是程家姑娘領著去各家看的,出來時她也跟著自家兩個兄長一起,人站在碼頭了,看著大船解纜遠去,她還有些沒醒過神來,族裏除了布織得不大好的那幾家,其他人家的貨竟然全買了,也沒有殺價太狠。

船影都不見了,程家村眾人才趕著空車帶著村裏人折返。

程家姑娘坐在牛車上,聽著旁邊牛車裏的叔伯們說起這次賣坯綢一事,再三的謝她兄長,好一會兒,她忽然低聲問程文遠:“大哥,你知道他們打哪來的嗎?”

程文遠愣了愣,搖頭:“這卻沒打聽過,怎麽?”

程姑娘哦了一聲,說:“沒什麽,就是覺得人挺好的,我昨天起那樣的心思不對。”

程文遠拍拍小妹的腦袋,他心裏清楚,妹妹是惦著家裏,惦著他讀書的束脩,昨天怕這一行人又跟前邊客商一樣到別家看過貨後就買了低價貨走人了,才動了些小心思:“是挺好的,都是心地仁厚的,這樣的人有後福,你也沒做什麽,他們也買到了想買的貨,不必多想。”

說到後福,程家姑娘想起來一事,道:“大哥,他們帶著這麽多貨走水路安全嗎?咱們周邊幾處水路不是聽聞有水匪出沒嗎?”

程文遠頓了頓,“應該沒事吧,我看他們倒像是練家,不然那天應該不敢跟我走那麽遠進山,昨晚看他們行李中好像有兩把弓箭,還有刀劍之類棍棒之類的。”

雖都用布裹得很好,可還是能看得出來,敢出來行走,自然是有些本事的。

“水匪選目標應該也會先留心這些的,硬茬他們一般不碰。”

牛車漸行漸遠,程家村人的身影也漸不可見了。

作者有話說:

二更出來啦,晚安~感謝在2022-05-10 18:58:47~2022-05-10 22:09:54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小蘭蘭 1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