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第2/3頁)

定了要收布的數額,柳家兄弟便正式擺開了架勢,柳晏安整理兩間空房放布,柳晏平去原本說好的人家通知了一聲,開始收布。

那些與柳家原就說好的人家,這些日子家家都是日夜趕工的,織機就沒停過,因知道村裏其他幾族也盯上了這每匹多出三十文的好處,族裏人是一直瞧著柳家動靜,打柳家兄弟一擺開架勢要收布了,各家推著車就往柳家開始送布。

柳家族人一動,村裏其他幾族也都聞風而動,這些是不曾與柳晏平說定的,也不敢直接把布往柳家搬,只能先來打聽情況。

這樣的情形是柳晏平早預料到的,也知道怎麽去應對,問收不收布,那當然是收,直言此次要收布六百匹,不過有條件,需得是成色上好,尺頭足的才收,院裏兩張大桌拼在一處,就是用來驗布的。

前來打聽情況的仰山村村民思忖著家裏布料成色不錯的,聞言都忙回家去,也學先前和柳晏平定下的柳家族人一般,把自家的布用車推了過來。

才不過半上午,別說柳家院裏擠滿了想送布和探消息看情況的人,就是院子外也人聲鼎沸,推車送布的人陸陸續續趕到,足來了幾十戶,一開始還有些亂,怕進得遲了就沒自家什麽事了。

還是柳晏安出來幾趟,說了要收六百匹,且因為是和陸家合賣,質量上不能有太大參差,只挑成色上好的收,後邊那句大家沒大聽進去,前邊那句要收六百匹倒都記下了。

要收六百匹,各家收麻的日子有些微出入,不過從收麻到現在不過十天左右,頭幾天都忙著割麻、浸麻、預處理了,真正開始織布還不足七天。

要質量好,就是日夜趕工,全家齊績麻,頂了天一家能出得了十五匹,女人沒那麽能幹,做活慢的,也就只織出個十匹左右,更有那一開始不知道柳家收布之事的人家,壓根就沒日夜趕工,只是白日裏織布的,到現在手裏也不過六七匹布,那這六百匹少說就能收五六十戶人家的貨。

五六十家,還只要成色上好的,當前聽到消息已經趕到柳家的人心安了下來,輪得著自己,也不再往裏擠,配合柳晏安的要求按先來後到排起隊來,更是自發維護秩序,來得晚的想插隊都不行,管你是不是柳家一族的,這當口誰也不肯讓誰。

送布的隊伍,就從柳家一路排出了好遠,引得瞧熱鬧的人圍了不知多少,又有問詢的,一時柳家的門進出都難,全被堵了。

而院子裏,布送進來先放到大桌上查驗質量成色,抽查尺頭可足,驗過無誤,才由柳晏平那邊上賬,另給出一張收布多少,款項多少未結,由柳晏平按下指印的條子,待他們從兩浙回來,村民便憑這條子來拿錢,驗布這活計要細致,這當口便是衛氏也出來幫忙了。

而留下的布,便由柳晏安搬到外院特意騰出來的兩間屋子裏。

這般收布,有成色好的,自然也有成色不那麽好的,有聰明的會抱一匹先來問問,也有那心裏有數,卻還是想把布賣出去的,問都不問,先送來再說。

碰上這樣的,不收其實是件得罪人的事,好在柳晏平頗會說話,只說這回是本錢不多,不敢帶太多貨出去,也是第一次行商,自然要謹慎些許,待熟悉了行情,上品有上品的價,中品有中品的價,往後都可做得,又是拱手作揖,請叔伯們原諒則個,若有機會,下一趟再合作。

村裏這許多人看著,布料到底怎樣,是不是上品,大家也都有數,來村裏收布的布販也會驗成色,都是走熟了流程的,柳家出的是三百三十文的價,可沒有強要人家高價收中等布的道理,明面上倒也都客客氣氣,沒出什麽齟齬。

還在觀望的,見柳家這一趟果真只收好布,也就幹脆不來討那沒趣了,自然,也會有人嘀嘀咕咕說些沒有現錢還那麽上趕著的酸話,只是無人理會罷了。

這收布足持續了三天,在柳晏平堅持高標準驗布的情況下,第一天只收到五百匹不到,至第三天下午,交過布的那幾十戶人家又各織出幾匹來,湊了一湊,才算是收足了六百匹布。

柳晏平也不敢耽擱,當天就往縣城跑了一趟,與陸承驍碰了個頭,陸承驍從織坊定的貨也能交了,原是正要去找柳晏平的,碰得可巧。

兩相一商議,次日一早就可出發往袁州去,柳晏平問起船只之事,陸承驍已是尋好,與前番幾人往袁州去時載人的小船不同,這船頗大,能載一千多匹布的船。

船只極其重要,販運布匹不比瓷器,防潮防水是第一等大事,那是半點輕忽不得,領著柳晏平去碼頭看過,與船老大商議好明天一早織坊在碼頭交貨,再沿河往溪風鎮去,在溪風鎮碼頭接柳晏平的那一匹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