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第2/3頁)

到的時候已經有七八個人在了,這一瞧就知道,一樣是來探消息的,問的問題也是開門見山:“晏平尋我家去了,說是想賒今春的生布,聽說你家應了?”

柳族長這一會兒功夫,這問題都回好幾遍了,笑著點頭:“應了,一匹多加三十文,賣不出的話,他也染了色,把染了的色布退還給咱們,那些染色的價就算作補償了,有這個做托底,這樣的好事幹嘛不應,這是衛氏有囑咐,這樣的好事要先緊著咱們族裏照顧。”

那人嘿嘿一笑,顯然也是動心的,可農民嘛,忙活一年,就想早些見現錢,對於行商這種事,他們不了解,只邊邊角角聽過一些,有行商發家了的,也有賠得血本無歸的,還有那倒黴催碰上匪徒人財兩空的。

真要是沒賣出去布能回來,那沒什麽,怕就怕柳晏平出去被人給騙了,到時候錢沒得布也沒了,至於人財兩空什麽的,這個太不吉利,跟咒人家似的,他就不嘴欠了,只問族長:“他說是跟什麽開布鋪的朋友一道去做生意的,族長你知道是哪家布鋪不?”

鎮上布鋪總就那麽幾家。

族長一笑:“知道,怎麽不知道,你們見過,就這兩回農忙都給柳家幫忙的那小夥子,縣裏陸豐布鋪的三少爺。”

來打聽情況的幾撥人一下熱鬧了。

“啥,陸豐布鋪,那來幫著種田的少年郎是陸豐布鋪的少東家!!!???”

“他們家什麽時候認得這樣的大戶了?”

“晏清認識的?晏清就在縣裏做捕快。”

柳族長一笑:“不管怎麽認識的,如果是陸豐的少東家帶著走這一趟,我覺得這事能成,晏平價格給得公道,比布販一匹給多三十文,也承諾了沒賣出去,付不上的話,就把染好的布照退還,其實沒什麽好擔心的,真有什麽風險,衛氏和晏清弟兄三個的為人你們也不是不知道,不會賴了賬去。”

“你們自己考慮,想要穩的,就等布商來收,還跟往年一個價,想要多賺一兩貫錢的,可以給晏平,也就是他要得急,現在動身時間沒定,怕是這一時家裏織不出太多來,不然我今春的布就全給他了,反正我家打今兒起幾個兒媳輪番趕夜工織布,能織多少算多少。”

這是柳晏平高明的地方,把跟著陸家一起走的事稍給族長透了幾句,外邊卻是一句不多說,這旗由族長給他扛,話從柳族長口中說出可比由他口中說出有信服力得太多。

陸豐布鋪,在縣裏雖說是新崛起的,可架不住人家做得大、料子好、品種全呀,短短幾年壓過老鋪子做成了安宜縣裏頭一份。

一聽是跟著這樣的大布鋪少東家去行商,這就是老大一顆定心丸,原就因為每匹多出三十文心動不已的人,有賣不出就歸還染好的熟布托底,再一聽是跟這樣的大布鋪去,族裏人對柳晏平這個從來沒做過生意的毛頭小子頓時添了信心,相信這布賒出去他們是能收回錢來的。

輪番趕夜工,眾人心底嘶一聲。

族長又似想什麽,道:“哦,還有一事,衛氏和她侄女現在做起成衣生意來了,你們不是問柳大田和柳春生家是不是也應了嗎?是應了,大田媳婦和春生媳婦現在都在衛氏手底下做事,挺來錢的,具體的你們可以打聽打聽去。”

“衛氏做成衣生意了?”

“沒聽說她們家開鋪子了啊。”

這一下不消柳族長說了,旁邊就有人幫著解答。

小村子裏沒秘密,現村子裏,住得離柳家近的,或是離著柳大田、柳春山家近的,瞧著柳大田和柳春山媳婦見天早出晚歸往衛氏那裏去,早有人好奇打聽了。

雖三家都沒往外宣揚過,還真有人知道柳大田媳婦和柳春山媳婦都在衛氏和她找回來的那侄女手底下幹活的,只不過請人才幾天,時日還短,還沒傳得沸沸揚揚罷了。

知情的,眼下在柳族長家的就有一個。

“這事是真的,我家裏的就去看了看情況,柳大田、柳春山家的,在衛氏手底下都是做衣裳,計件,都是好料好衣裳,聽說一件最便宜的也一貫兩吊錢,貴的兩三貫的賣價,柳家那侄女兒裁剪繡花,她們只管縫制,一做完就叫晏安送出外邊鋪子裏賣去,銷得挺好。”

“柳漁那姑娘還會繡花?”

那人點頭,道:“我家裏的問了大田他娘,聽說大田媳婦這幾日每隔一兩天就有三五十文的出息,現做現結熱乎的銅錢領回家去的,所以他們兩家賒生布給晏平沒帶猶豫的,晏平這生意不成,衛氏和她那侄女的生意也紅火著,有什麽不放心的。”

來探消息的一人就笑:“你那麽放心,怎麽還來族長家打聽?”

那人嘿嘿一笑:“我這不是好奇嗎,他們家怎麽好像一下子要發達起來了,這又是做成衣又是收布的,就來族長家聽聽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