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乞兒(第2/3頁)

這神色柳漁太過熟悉了,當年剛被賣時,她何嘗不是如此,哪敢碰生人給的吃食。

她笑笑,取出其中一個包子,將之掰開兩半,小半的那塊送進自己口中吃了,才遞給那男孩,道:“別怕,旁邊包子鋪買的,沒動什麽手腳。”

被撕開的肉包子,油滋滋還冒著熱氣,兄妹倆不知多少時日沒沾過肉味了,手上拿著冷饅頭的小姑娘一雙眼睛都直了,小小的人兒,藏在哥哥身後直咽口水,倒還乖覺,哥哥不拿,她也只在哥哥身後藏著,不哭不鬧,一聲也不吭。

柳漁又將那包子朝男孩遞了遞:“吃吧,不白給,我有事要請你幫忙,這食物算作酬勞。”

柳漁自己吃下那小半塊,男孩已是信了食物沒問題了,如今又聽她說要他幫忙,便就意動了,問:“要我幫什麽?幹重活也行,但我得帶著我妹妹。”

柳漁失笑,就這小柴杆兒一樣,能幹什麽重活去,不過瞧他時刻惦記著妹妹,心中也生出幾許暖意來,道: “不用幹什麽重活,也不用同你妹妹分開,只是打探消息,就在這鎮裏,幫我留心一個人,他出來了,去哪了,知會我一聲就成。”

“就這樣?”

“就這樣。”

這確實再沒有比他們兄妹倆更合適的了,兩個半大的小乞兒,滿鎮子轉悠也不會有人奇怪什麽。

男孩確認了是安全的,伸手拿過了柳漁手中的油紙袋,紙袋裏的包子還是熱的,他將柳漁撕下過一小塊的那個肉包子轉身就給了妹妹,“小丫,吃這個。”

換下了小丫手中原本捏著的半塊冷饅頭拿在自己手上,這才想起什麽,有些赧然,轉身對柳漁道了聲謝謝,又問:“你要我盯誰?”

竟是有極好的教養。

柳漁愣了愣,猜測這兄妹二人或許是哪裏遭了災與父母失散了才淪為乞兒的,不過也沒多問什麽,她眼下自身難度,又哪有能力管旁人的閑事,只道:“陸豐布鋪你可知道?”

長豐鎮總不過就這麽大,那乞兒自然知道陸豐布鋪的,點了點頭,等著柳漁後話。

“我要你幫我留意陸家三郎。”

男孩聞言,問:“你是說方才騎馬過去的那人?”

也不知在這陸豐鎮是呆了多久了,竟是比柳漁都要熟悉些,柳漁心下有幾分遲疑,怕他別是識得陸家人的,若將她這行事抖給了陸家人換好處……

她心念電轉,隨口問道:“你認得?”

那男孩卻是搖了搖頭,“不認得,馬多稀罕呀,剛才聽鎮上人議論了。”

也不問柳漁要盯那陸三郎做什麽,道:“我有消息怎麽遞給你?”

柳漁略一思忖,“鎮北石橋那裏,我每天巳時初到那裏,若過了巳時我沒到,你就不用等了。”

又算了算自己手中還剩多少銅錢,道:“今天這些不算,以後每給一次準確的消息,我給你十文錢做酬勞。”

十文錢,夠買今天這麽一袋子吃食了。

男孩眼睛霎時就亮了,“行,我一定盯穩了。”

柳漁彎了彎唇角,起身離了小巷。

方才一直沒出聲的叫小丫的女孩兒,此時舉了手中半個包子,“哥哥,肉包子好香,你也吃。”

“嗯,你吃。”

“哥哥,剛才的姐姐像仙子。”

柳漁漸漸走遠,兄妹倆的聲音漸不復聞。

柳家村外,柳漁將今天花用剩下的二十五文錢並原本的舊荷包一起,藏進了一處尚算隱秘的樹洞裏,這才轉出林子繼續向位於村北的柳家小院行去。

還未進院子,遠遠的就聞到空氣中一股熟悉的香甜,柳漁走進院子,果然王氏正在灶屋裏忙活,柳家在家的大大小小的女人女孩兒們,此時都圍在灶房裏。

大慶朝與前朝不同,百姓已經逐漸轉為一日三餐制,但那只限富裕些的人家,農家的一日三餐卻還要分條件的。

比如柳家,柳康笙父子四人是一日三餐,但他們大多數時候出工幹活,中午不歸,通常由王氏在頭一天做些饅頭包子,一人四五個的量,次日帶去對付中午那一頓。

當家的吃饅頭包子,家裏的女人孩子自然沒有再做一頓飯的待遇了,只能跟著吃這些,便是這樣,也還分了幾等。

第一等自然是在鄰村跟著老童生讀書的長孫柳天寶,哪怕只有六歲,柳天寶在這家中的地位也是一點不輸柳家兄弟三個的,第二等是王氏並三個兒媳婦,至於柳燕和一眾孫女們,能得一兩個,多吃不行。

唯獨柳漁,是吃不得的。

不用柳康笙發話,打她有記憶起,每到吃午食的時候,王氏先就要閃閃躲躲避開長女目光,把吃食給其他人派發一遍,只獨獨略過柳漁去,以此在柳康笙和一眾柳家人面前為表率,說明她不會偏自己帶過來的女兒,把柳漁這繼女的身份擺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