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第3/3頁)

王子燁差點把鍋扔了,臉頰通紅,道:“不要說了,我錯了。”

薛停雲笑起來,但臉色也有一點發紅。

這是他倆從相識至今,do得最沒天理的幾天。

技術革新只是一部分輔助,情感穩定升溫才是最核心原因。

*

上次那碩士生過了好幾天才又回來上課,做實驗。面對薛停雲的時候還是不自然。

薛停雲當然不會找他麻煩,也沒找他再談話,全當無事發生,給他足夠的時間冷靜思考一下。有些關系終身的事,還是得靠自己去消化,想明白自己到底要什麽。

直到王子燁都從南方回來後,七日後,又幾日。

過了下班時間,在實驗室裏耽擱了一會兒,薛停雲匆匆忙忙出來,剛換掉衣服,那碩士生來找他了。

他主動向薛停雲道了歉,再次表達了自己的迷茫。

薛停雲只得耐心聽著,而後明白告訴他,自己也曾從迷茫中走過來,甚至現在偶爾也還會陷入其中,這事靠不了別人,只能靠自己。

學生說:“我考到這裏讀研,很難才考上的,就是想要做科研,如果我現在放棄,我自己都覺得不值。”

費勁心力考進了全國最好的微生物研究所之一,誰的初心不是為了科研?但是——

“不要為了一時之氣,去做一生的抉擇。”薛停雲道,“對你自己不負責,也會辜負科學。”

他是從少年班一路讀到了博士,繼續在這裏做博後研究,朝著職業科學家邁進。而當年少年班的那些同學,也只有不到五分之一,選擇了把學術研究當成職業來做,更多的成為了名企高管,成功的創業者,甚至成為時代的投機者。

少年班尚且如此。

已經十月了,人間秋涼。

糊鍋底的王子燁也涼得差不多了,今年一整年都沒有新作品上線,出去拍了兩部電視劇,總算是還有點錢。

和薛停雲也還挺甜。

生活整體還行。只是博後二站的薛停雲格外忙。

王子燁在飯店門口打他電話,沒接,收到他一條快捷回復:“在忙,稍後回電。”

能回快捷,也不是在實驗室,大概是學生或PI找他有事。

今天是他倆和易坤一起吃飯,由易坤發起的活動,飯店位置兩不沾,王子燁和薛停雲便約好各自從家、從學校直接過來。

王子燁怕擁堵,出門早,結果一路通暢,比約好的時間提前到了二十分鐘。

他決定還是回車裏等一下比較好,薛停雲來了再一起進去。

剛幾步回到停車場,就見易坤從一輛車上下來,也看到了他。

但他注意到的是,易坤開了一輛和薛停雲同款不同色的跑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