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家宴(第2/3頁)

虞氏叫他閉嘴,“大人說話有你插嘴的份?”

程文傑說有,“我都是能成家的年紀了,我也是大人。”

虞氏:“你先成家給我看看。”

程文傑當場就想端碗去小孩兒那桌,被他爹跟他爺爺一起眼神凝視,硬是沒敢動。

飯間,程太師幾次跟雲程搭話,從存銀的事做引子,再問到圓圓,說這個歲數的女娃可以請女先生了。

不知是故意,還是真情流露,反正這位當朝太師的表情雲程看得懂,有意想拉近一些關系,帶著些許試探,沒從前強勢。

他想讓圓圓在程家啟蒙,程家有大書房,男女沒分開教,家裏小輩都在學,除卻直系外,旁支的孩子也在。

小孩兒多,熱鬧,能有個伴。

自家人照顧著,也不會委屈了她。

雲程跟葉存山沒立刻同意,說來年再看,“圓圓現在不太怕生,但離不了大人,半天沒見人,就要鬧情緒了。”

現在時間長些,能有個一兩天。

都是古代出行不便,出門一趟都是幾天起步,硬給孩子鍛煉出來了。

他這話合情合理,程太師就接受了。

他又誇了雲程話本鋪子辦得好,重點誇了培訓班跟《趕考路》。

是家宴,有些消息能說一說。

“工部聯合皇商,在篩選培訓的種類,已經討論一年了,章程定下,開年就出發。”

“各地貢院,有禦史微服私訪,去核查具體情況,該擴擴,該修修。”

賞賜雲程已經拿到手了,是那座宅子。

還有一樣,程太師沒說。

雲程寫了《趕考路》,葉存山的趕考路也擺在了聖上桌案上。

家裏那點事,沒法藏住,所幸他倆的確是離得遠,沒法在膝前盡孝。

離得遠,又有離得遠的孝敬法子,從對父母爺奶,再到兩位幼弟,以及對族兄弟的扶持來說,他孝義方面是沒問題的。

府城那邊不提,府學是官學,鄉試考完,有考官教官加批,還有《同年錄》可看。除卻學業品行,當期鄉試答題情況外,也有府學教官對他三年表現的評語,這裏都是優。

主要考察的是蔚縣書院那邊,葉存山有一件事情辦得特別漂亮。

從府城走商回去時,低價紙是給到書院,想到了同窗們。

同樣是紙,靜河紙鋪的低價紙,在教育上有很重大的影響與意義。

這些事情,不會單獨拿出來誇,就確認一下品行。

程文瑞還順道誇了葉存山,感嘆居多。

他作為兄長,誇贊的時候,不為葉存山前程,是說他當初待雲程好,不然他們家都沒法認親。

認親後,雲程的身世沸沸揚揚傳好遠,但葉存山與他初遇時的艱難,沒幾人提。

人品好,還是農家子考出來的羽=+西~+整,再看文章確實言之有物,是他運道好,在聖上那裏留了名。

這就是一層保障了,今年失利,也能混個小官,或者去國子監再讀三年。

葉存山得他一個眼神,沒懂什麽意思,直直看了會兒,程太師先避開了。

飯後照舊,葉存山去程太師的書房,跟家裏長輩聊聊學業。

這次程文傑跟著一起,家裏商量著是讓葉存山這段時間去模擬考場待著,那裏學習氛圍濃,余下時間不多,京都各地舉子匯集,競爭更加激烈,他不能松懈。

進屋第一句話,就是說家裏先安穩過數月,以他考試為主。

都才來京都,各方面需要適應。

京都比府城冷很多,到時出門不便,在家貓冬帶孩子就挺好,也為來年計劃做準備。

現在就別弄其他,萬事有輕重緩急。

這點程礪鋒也是贊成的,“我看你倆信裏寫了很多次,鋪子文瑞買下了,那你們現在也沒貨,才來,就先準備,別有太大的動作,不然那頭出事,我們幫襯著你也不放心,考試不就耽擱了?”

這一考,事關前程,要緊著他來。

另一邊,虞氏跟程玉蝶也這樣給雲程講的。

“你們這計劃,最快不也是一二月份嗎?要是慢一點,也開春了,還真拿冬衣低價賣啊?這個頭可不能開。”

程玉蝶給雲程遞了個手爐,“你家但凡低價一次,回頭貴客都不上門了,一開始就定下了賣給平民百姓的衣服,後頭咱們都不好幫忙帶人去照顧生意。”

她一說,雲程就懂了。

有些人就是喜歡貴的,獨特的。

這時代的人,也不講究人人平等,他們就要分三六九等。

平價衣服可以做,那也該是正常售賣,不能給人廉價感。

虞氏說:“換季時,家裏人都添新衣。添得多了,掌櫃的會送禮,好的布料綢緞,繡工好的帕子枕巾,一些小香囊。”

搭著給的小物件還好,府裏一般不會回購。

重要的就是布料綢緞了,這東西看著好,怎麽都得再做兩身新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