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龍虎榜(第3/7頁)

一路上不知道說了什麽,柳文柏眼眶發紅,“咱們從前還一起寫話本,往後我見了你都要拜。”

一句話,勾起了葉存山數年之前的記憶。

那時他在蔚縣書院裏,跟柳文柏的矛盾,連杜家書齋的小夥計都知道,見了面那叫一個分外眼紅。

後來柳文柏一篇《神女伏妖錄》被舉薦到府城,而他被拒稿,浪費了紙筆墨水跟時間,一無所有。

小夥計見了他還寬慰,說別看柳文柏現在出息,以後見了他都要拜。

他長舒一口氣。

早不是當時的惡劣關系,也沒那時的年少不甘,再只有感慨與不舍。

走上這條路,除非碌碌無為,不然注定要朝前走,走到京都。

前面的鄉縣與府城,終會成為一個中轉站。

葉存山叫他挑選著人培養,“往後也去京都。”

人到齊就入座,溫故知新幫著上菜上酒。

外頭男人們熱鬧,灶屋裏雲程他們幾個就湊一處說話,不跟他們一起吵吵嚷嚷的待著。

柔娘這次回蔚縣後,不會陪杜知春進京趕考,女兒還太小,而他家是杜知春考上了,一家都會去京都,她能等,反正就年後考。

慶陽跟羅旭去年回家數月,今年二月才來,不會跟雲程他們一起回去。

離別在即,他性格不是絮絮叨叨會說很多話的類型,千言萬語,只一句珍重。

亮哥兒跟雲程不是很熟悉,勝在性格大方,按照柳文柏教他的,還有他自己跟雲程他們相處的感覺來,近乎少套點,說說祝人一路順利,前程似錦的話也夠了。

到柳小田這裏,還沒說,就有了想哭的跡象。

他一家跟雲程羈絆深,即使雲程總說最初沒有元墨幫忙謄抄,他寫稿路不會那麽順,在柳小田心裏,也把雲程當恩人看待。

從前日子太苦了,他們都一心想離開蔚縣,重新開始。

他跟元墨沒有太大的願望,就想把日子過好,能夠吃飽穿暖,能有自己的孩子。

這些願望都一一實現,最初來府城時,他們覺得這就是頭了,所以決定定居。

當時沒覺得,柳小田從前總是接散活掙辛苦錢,擅長跟各類刁鉆的人家打交道,來府城後,他那些經驗足夠他應付市井小民,跟鄰裏關系都不錯,看著往後不會孤單,有事總有人能說。

真到要分別時,才覺出不一樣。

有些人在生命裏,注語")嬉.%掙!裏定與大多數人都不同。

他沒讀過什麽書,幼年學藝,長大開始變故頻出,身邊除卻一個元墨能信任,其他人都不知懷著什麽壞心思。

從前雲程說他們是朋友,柳小田當是關系好的人。

雲程問他有沒有把自己當朋友,他也點頭。

這一刻,好像理解了什麽叫朋友。

也懂了為什麽早前雲程會害怕孤獨。

話不言多,聚散離合,陰晴圓缺,有緣自會相見。

今天都多喝了酒,晚上散場都帶著醉意。

是自家租的船,不搭商人的順風船,也是與好友結伴,次日都睡了個懶覺。

日上三竿才起床收拾,往碼頭那邊去。

這次是輕裝上路,不準備在靜河村多留,兩個竹箱裝夠換洗衣物與銀票,他們就能出發。

府城勞煩平枝姑姑照看,圓圓已經斷奶,奶娘也能不跟著。

杜知春家比他們來得早,柳文柏帶哥嫂等著,跟雲程他們一家一塊兒過來,看東西比他們這些回家報喜的人還多,有點尷尬。

葉存山叫他們找地方放好,不必介意,“他們是回老家不來,我們是回家待幾天,不一樣。”

柳文柏因哥嫂要回家,禮物信件不用麻煩葉存山他們。

慶陽跟羅旭有東西捎帶,也是一切從簡,主要是信件跟銀票。

雲程粗略摸了下厚度,皺了下眉。

慶陽說家裏弟弟到尋摸親事的年紀,他這次多給一些,往後就不會有這麽多了。

他家裏資源都在他身上,從前爺爺培養他盡心盡力,讓他一個哥兒都能讀書習字。

爺爺不在了,父母就是普通莊稼人,沒大本事,但也不極品,不愛搞事鬧心,這份銀子給出去,是他作為長子,作為大哥的一番心意。

裏面還有給羅旭家裏的,分下來沒多少。

他說沒多少,雲程也要說他幾句,“人要為自己打算的,你也說了,你們要攢銀子,手裏得有銀子,不然日子沒法過。”

慶陽容易心軟,對自家人尤其如此,他又是能吃苦扛得住事的人,大都數時候都是寧願自己苦一點,也要撐著面子交情。

可人心易變,不是雲程惡意揣測,是人長久性獲得,往後不給了,還要翻臉成仇,總歸要有所保留的。

慶陽應下,“放心,我有分寸的。”

今天已經來遲,再寒暄幾句就要出發,爭取在天黑前,到下一個縣城落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