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小日常(第2/4頁)

葉存山考試,從未提前這麽久出發過。

到外地的每一天,都是銀子。

吃喝拉撒,全要花錢,一般人負擔不起。

部分家裏實在遠的就沒辦法,沒個地圖,稍微生疏點,走偏路,要花時間再繞回來。

趕考路上千般苦,一般話本裏,能寫幾樣出來?

隨著外地考生變多,雲程為了擡風評,防止有人趁著考生們心思敏感時攪混水的話本,也慢慢有了反饋。

跟府城本地的“好看”、“意料之外的吸引人”不一樣,這是正正經經在趕考路上的考生,聊天時會有附帶提起這一路遇見的溫暖小事。

經過某戶人家得了一碗粗茶;趕路途中遇鄉民牛車捎帶;山野露宿采了野菜蘑菇。

是很微小,平時會被苦難掩蓋的小幸福,被人點出來以後,這一路上的所見所聞都添了點趣味。

這條路還是長,還是苦,漫漫看不見頭,也不知道這麽辛苦一遭能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可他們也並非全無收獲。

在這種基調裏,有部分聲音說雲程這間話本鋪子是在嘲諷天下窮書生,叫他們別做白日夢,都沒幾個人搭理。

真說得過激了,還有人跟他理論,“那路本來就是一步步走過去的,即使是其他話本裏,窮書生遇見了神女妖女,也沒被一個術法送到京都,更沒免考當狀元,我們本來就是要自己過去,自己考。既然這樣,什麽幫助不是幫?不希望別人幫你你就自己去闖。”

這些反饋,在考生增多以後,聲音就趨向正面。

雲程最初想要效果達成,還在信件紛至沓來時,收到了一封京都的回信。

是大舅舅寫來的,這次內容不多,一封寫家常,勉勵葉存山,也誇雲程,再說他們最擔心的事,表明去京都後,宅子的事不必擔心。

雲程就怕大舅舅要送宅子,急匆匆翻閱了第二封信,知道這宅子的來歷後,他心臟跳躍的速度就急速加快,久久沒平靜下來。

是聖上賞賜的宅子。

年前定稿,初五發售,正月裏,《趕考路》這部話本就被書商們銷往各地,其中自然有京都。

雲程因為身世原因,跟太師府有關系,在身世被爆出來後,獲得了諸多關注,在天子那裏也曾留名。

一來是程蕙蘭當初失蹤,太師府找人十幾年,找遍了大乾國土,偏遠地區的人都知道國法裏有一條是不能買賣人口。程蕙蘭沒找到,她兒子找回來了,在京都有過一陣熱議。

二來則是由宋錦的事,引出一樁官員清算案子。溯及源頭,雲程的名字經常被提及。

這兩樣足以讓天子對他的名字熟悉,再到培訓班這件事熱熱鬧鬧持續一年,獲得好評無數,沒去參與的書生,買了教案,都說寫得誠懇,這種教學經營方式,還有樂於分享的品行,又在天子面前得一次名。

這次得名並非是話本寫得好,願意分享品德高,而是這種教學模式,天子有意采納,要讓普通百姓也有一技之長。

這其實是在慈善畫冊上面的三個方子遞到案前時就有的想法。

藕粉、肥皂團還有蜂窩煤,惠及萬家,是普通小老百姓都能做的東西。

但朝廷要推行一個東西,少不得層層商討,也暫時沒想到合適的教學方式。

紙墨貴,普通民眾不識字。

離得遠了,皇帝管不著,怕這好事辦下去,成了某些人搜刮民財的方式。

培訓班就不錯,各地本就有官學,就看具體教什麽了。

天子面前得名的人,近臣平時就樂意多收集消息。

鋪子裏其他人的作品不用拿到台面上,雲程難得產出一部話本,還剛好貼合今年鄉試的主題,就被人買了,獻給天子。

書裏內容偏向平鋪直述,又極具畫面感。

這些從偏遠山村出來的學子們,一路上的見聞經歷都牽著人心。

從山村出來後,陸路進山林,再入其他縣城,走過一段大路,期間也轉過水路。

他們趕考路線,像是在描繪一幅生動的山河畫卷,各地風俗人情與樸實百姓都躍然紙上。

村民,漁夫,攤販,商人,大夫,書生……各個職業的人都在話本裏被寫到,讓讀者能了解到這些百姓最平常的一天該是怎樣。

前面寫得真實感很足,但也很理想化。

主角團幾乎沒有遇見過壞人,一路順順當當,各路配角有刁鉆刻薄的一面,卻也沒到窮兇極惡的地步,都是刀子嘴豆腐心的人。

到結局時,理想化到達頂峰,是西山府的考生在殿試上表現優異,被天子欽點為狀元郎,衣錦還鄉。

鄉試還沒到,具體能不能考出這個結果,暫且不提。

但這篇話本,讓天子重視起了各地貢院與教育,已經派禦史去各地私訪。

話本終究是有幻想成分在,會做修飾,不能全部當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