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第3/4頁)

可惜。

老葉家的耙耳朵實在太多,並未翻出什麽浪花。

回村第一天,還算順利。

隔天,葉存山起早,早早就把名字謄抄在長條紙上。

為了讓圓圓好抓,還用漿糊在背面薄薄塗了一點,貼在長竹竿上。

早上圓圓醒了,葉存山就帶她去抓名字。

這種大事,雲程當然要圍觀。

因為太顯眼,存銀也看見了,非常震驚。

他覺得不太好,又看看那些名字,確實都還不錯,這才來跟著圍觀。

紙都發白,不是圓圓喜歡的色調。

昨天那紙團小,看她不識字,都沒團好,能看見點墨跡,她就喜歡。

葉存山伸手去碰紙條,圓圓看紙條晃動裏有黑字閃過,來了興趣,這才跟著伸手。

紙條會恢復成下垂的樣子,她一松手,就看不見墨團,玩了一會兒有些急了,就抓著紙條要它翻個面。

紙條被葉存山略微裁寬了點,每個紙條之間也有距離,不會出現昨天那種,一抓抓一團的情況。

她一抓就抓到了自己的名字。

雲舒。

這是雲程抱著圓圓曬太陽看雲朵的時候說的一個名字,寓意也挺好。

有了名字,就去登記族譜。

葉根還沒有退下來,族譜是他拿著。

這是他們第二次來登記族譜,上一次的成親時。

情景高度重合,進到葉根家,就看見他端著個杯子喝茶,桌上攤開了一個寬寬的冊子。

只等著他們報名字,就能寫上去。

比雲程想象中順利,沒說什麽不姓葉就不能上。

登記完也問他們成親禮的日子算好沒有,葉存山說是十二那天,“請人算過。”

是補辦成親禮,前面很多流程都能省略,比如下聘結親那個步驟,差不多就是擺桌酒席。

今天來一趟,也順便把分紅拿了。

去年夏季時,葉旺祖跟葉延進府城,順便結算了分紅。

當時他們從村裏離開時,為了讓他們到府城好安家,葉根提前支出了銀子,後來也從裏邊扣掉。

其他的就是養老費,還有葉大幾次生病的銀子。

這有一年多的賬,雲程看著頭暈,讓葉存山自己看去。

葉根在旁邊跟他們說作坊跟紙鋪的事情,“咱們實在忙不過來,我尋思著哥兒姐兒都要嫁人生子,常接觸冷水也不好,就讓村裏男人也來學抄紙。”

本來分工是男人們幹重活,主要是取拆捶打搗漿。

現在這部分被分出去,讓有聯姻的人家參與做,男人分出來抄紙,做後面的步驟。

起初不精細,後來熟練了,因為體力原因,產量還更高。

哥兒姐兒空出手來,平時能養養兔子,薅了兔毛再撚線,邱家兄弟那邊還會定期送羊毛線過來,有空就織毛衣,一家人,誰都別閑著,都能給家裏添進項。

日子紅火了,各家矛盾少,村裏氣氛都不一樣,現在冬天,大家愛在造紙作坊取暖聊天,都少有陰陽怪氣吵架的時候。

是好事,雲程夫夫倆也聽得開心。

賬本多,葉存山看了快一上午,從葉根那邊出來時,拿了八張銀票,還有一個銀項圈。

項圈是給圓圓的,下面打了長命鎖。

知道雲程不喜歡欠別人東西,葉存山就跟他解釋。

他們這是一個家族,有一個出息的都是光宗耀祖,給圓圓的東西直接拿著就是。

不算家庭與家庭之間的往來,是族裏長輩対圓圓的厚愛。

雖然這份愛意,不那麽純粹,總歸有個祝福在裏頭。

回去時,家裏熱鬧。

是陳金花跟葉大抱著他倆的兒子來玩。

原因是昨天傍晚平枝姑姑才帶人把其他東西搬進村,晚上葉大不好過來,今早來就想看看都有什麽。

圓圓有的,他兒子也要有。

陳金花要一起過來,他沒拒絕。

早上沒碰上人,到了飯點他倆不走,孩子也在這裏,眼看著是要留飯的,不想年底吵吵,存銀一起把飯做了。

一進門,就是葉大說存銀的話。

說他在外頭手藝練好了,一看就是常伺候哥嫂的人。

存銀聽不得這話,要跟他糾正,說這是特地拜了師父學的手藝。葉大対他是不怕的,跟他講他哥嫂讓他拜師學藝是好事,“這不,學了剛好給他們做飯吃。”

存銀說有廚娘,平時用不著他。

葉大翻白眼。

平枝姑姑給他列了單子出來,說這是京都舅公給圓圓買的。

回家時特地囑咐過,家裏有人問,就說京都的人買的,能省很多麻煩。

葉大看看價格,都不算貴。

寶寶椅、搖籃、推車,還有學步車,別的就是些常見小玩具,撥浪鼓之類的。

這東西他兒子用不上。

恰好看見雲程他們回來,他現在不敢対雲程怎麽著,能直接忽略他。

圓圓是葉存山抱著,還別說,一看就是親父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