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第3/4頁)

再多,就覺得過了。

存銀還在,程文瑞不好說什麽,轉移話題,繼續嘮家常敘舊。

主要是雲程的身體跟事業。

他看雲程肚子已經很大,心裏有擔憂。

雲程說一切多好,“才看過大夫,一直都有定期去摸脈,孕期反應很小,就是身子重了,容易腰酸,怕到時傷了腰不好發力,我最近沒怎麽活動。”

事業的話,就不得不說一句,府城的杜家書齋,是真的很“恃寵而驕”。

他跟杜知春簽過契據,跟蔚縣的杜家三父子都有點交情,所以還在這裏耗著。

認為他們書齋能幫助府城京都兩地送信捎帶東西,表面關系維系得不錯,就想拿雲程的東西,辦辦自己的私事。

試稿的事情,又沒水花了。

程文瑞說:“那自己開一家就是,人情是人情,生意是生意。”

也跟雲程說,“我這次南下,也順便把蔚縣那邊的賬平了。”

平賬以後,兩家相處上就沒虧欠。

雲程點頭,“我知道的,那張契據其實很好鉆空子,是說我有新書需要跟他們書齋合作,顧念以前舊情,我也會優先給他家。但是我的故事綱要,不一定選他家的,府城這邊的老板似乎沒意識到問題。”

杜家在京都也有書齋。

他家大人是禮部尚書,會管科舉,杜家書齋的科舉用書都要比別人家賣得好。

這一年出的風頭大,因知道雲程是跟他家合作的,程文瑞買過書,也打聽過他家對寫稿書生的待遇。

想看看有沒有什麽坑,在潤筆費方面,對比其他書齋,大不大方。

在同行業裏,是條件很好的,他才沒提。

雲程給他說,他單幹的話,不是開書齋,是工作室。

他解釋了下工作室做什麽的,使喚存銀去給程文瑞拿稿子。

是《嫡子歸來》的底稿。

寫完以後,原始草稿在,讓勤學抽空抄錄了兩份,一份給到了杜家書齋,一份雲程自己留档。

他跟程文瑞說:“現在外面賣的《狀元》就是這種綱要擴寫的,元先生文才好,出稿很順利。”

程文瑞頭一次見到話本底稿,不知道其他書生寫話本的時候有沒有。

“你在這方面,真的很有天賦。”

雲程撓頭,笑笑沒多說。

也不光聊他的事,他問過京都大家的事情。

是面對面說,有些不方便在信件裏提到的事,也能說說。

比如宋錦。

“當時爹只給你寫了信,畫了《宋錦受刑圖》,細節沒說,不好提。在京都牽扯很大,有些已經告老還鄉的官員都被清查,當時處刑時,宋錦反而是裏面最不起眼的一個。”

“爺爺沒給她求情,但流刑前,給了銀子打點。”

有人路上照料,她就能活到西平坡,在那裏好好贖罪。

這件事沒太多與程蕙蘭有關的細節,今天來說,是跟雲程講一件事,“她腦子真的有問題,可能是怕事後被發現,自己買了藥,把自己藥成那樣的。”

是自己喝藥,就沒下狠手,還有些理智,平時裝瘋足夠。

雲程說他本來想臨摹《宋錦受刑圖》燒給爹娘的,因為懷著寶寶,怕戾氣太重,所以沒立刻畫。

程文瑞也不讓他畫,“這都是上一輩的恩怨了,姑姑肯定不希望你這時還為此憂心怨恨。這次是順路南下,怕你上次離京時心裏有氣,順帶說一聲,以後也不會再提了。”

人已經去了西平坡,只要不是宋錦心存死志,那裏的人會一直好好照料她,讓她在那裏過最苦的日子。

雲程就不懂程太師是怎麽想。

程文瑞垂眸,沒說。

等葉存山下學,晚上一起吃了酒。

是替程文瑞接風洗塵,就不再聊家裏閑事,也不說糟心事。

問他事業,也關心他親事。

能說的,程文瑞都說說。

知道雲程跟存銀都很少出門,沒去過幾個地方,差事不方便細說,一路見聞,各地風俗人情,就跟他們多講講。

他這次來,也捎帶了些外地特產,趕在冬天方便保存,能試試喜不喜歡這個味道,以後能再從碼頭商人那裏買。

這次留府城的時間不長,就不拘規矩,不講客套的,飯後他跟葉存山去側屋說了幾句話。

主要是跟他講明後天抽空去見見知府大人的事。

也讓他開解開解雲程。

“我看表弟跟家裏界限劃得很清,有些事他心裏沒概念,你跟他提一句,我這次萬壽節要給天子的壽禮,是根據他那個廣播體操的動畫,畫的賀壽圖,看他能不能懂意思。”

“實在不想虧欠家裏,就當是交換也行。當你們給家裏送了禮,我們在還人情。”

這個就很純的利益交換,真應了,還傷感情。

程文瑞父子,又不是程太師。

葉存山幫雲程解釋了一句,“不是劃得清,他是很怕給人惹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