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第2/3頁)

消息放出去,再來人問,就知道這個聯手,是一人提供故事線,一人寫。

主筆是元墨,翻看試閱,能感受到的風格。

但今天沖著這個宣傳,湧進來買的客人,都要問一句:“《贅婿》的作者,真是程太師流落在外的小外孫啊?”

夥計就說是,指著書架上新印出來的《贅婿》合集說,“我們問過他了,他說散喜氣,三個人合買,能便宜五錢銀子。”

一年的時間,足以改變一個人的習慣。

他們知道《狀元》肯定是分冊,買了也不急著看,都說先沾沾喜氣,再把《贅婿》重溫一遍。

也打聽《狀元》有幾冊。

《狀元》的冊數不好定。

按照雲程的大綱來算,大概在六冊左右。

因為文戲占篇幅,寫的時候又要中和掉這部分的枯燥,花費筆墨極大,冊數可能會翻倍。

夥計笑眯眯的,不正面說,“那肯定是要考上狀元,才能完結嘛!”

考上狀元就完結的話本有很多,多數是四冊,按照鄉縣、府城、京都來分,其中府城占兩卷。

他們接受良好,那也不用等太久,殊不知以後也要栽進一個“太爺爺,你追更的書更新了”的坑底。

要蹭喜氣,也順帶買了雲程的新書《廢材書生》跟《軟飯硬吃》。

《軟飯硬吃》的受眾群體再次讓人驚訝,與京都時一樣,都認為這種主要虐男的話本,不會有很多人買,深閨小姐們買,就只能算普通話本的銷量。

其中有人是看筆名盲買,有人是聽推薦過來買。

對比起來,竟還是《廢材書生》稍遜一籌。

反饋到雲程這裏以後,他就懂了。

加入了狗血元素的文,對當代讀者群體的刺激性更大,他們更願意為這份情緒買單,而爽文是有可替代性的。

雲程也很清楚,他在寫話本上,短板也相當清晰,他不能跟本土書生一樣寫書生科舉文學,有葉存山實地給他取材都不行。

對此他很淡定的就接受了,算是在這兩冊的嘗試裏,找到了更加適合發展的方向。

他問:“《嫡子歸來》的試稿還沒有結束嗎?”

小夥計說沒有,“大少爺叫了一些書生到府裏寫,有兩位書生寫的開頭都不錯,但是他們速度較慢,想等等。”

雲程聽見這個“慢”字,眼皮子就跳了跳,“比我還慢?”

他還想早點吃糧呢!

夥計就尬笑,“是有一點,在改風格。”

雲程是想說,風格不必強融。

沒見元墨按照自己的意思寫,也寫得挺好嗎?

但他大概能懂,可能不單單是風格,還有書齋有想內定的人選,所以一個開頭慢慢磨。

雲程直接說了:“我們是沒有簽契據的,你們選好人以後,我一樣要看正稿,不合適,我也不會給。”

程家還在,他們不敢因一冊話本就跟雲程撕破臉。

小夥計應是,也打聽雲程是不是想要柳文柏寫。

雲程說:“他寫得好,我就讓他寫,我要掙錢的。”

小夥計得了準話,又轉道去元墨那頭報喜。

府城銷售好,說明京都也不錯。

這是按照原本定下的日子售賣,在蔚縣那邊,也同期賣,還有南下的船只。

如此一來,雲程也初步實現了,別人寫話本,他跟著數錢的美好夢想。

就希望府城的書齋老板,能學學杜知秋的做生意之道,看錢看銀子,別搞人情關系,他不陪。

有這個插曲,雲程當然要跟葉存山好好吐槽一番。

葉存山說可以再看看,“不行以後咱們自己開個書齋就行了。”

他跟雲程說了一下杜家書齋的經營模式,“聽杜知春說的,優秀的人才會一級級的玩上送,跟科舉一樣,最終會到京都,這裏已經是府城,可能你說的那兩個,要內定的人,是想借此機會去京都吧。”

其他沒消息的人,是要到今天《狀元》開始售賣,才知道聯手是這麽個方式,能有這個效果。

有消息的人,怕是早就看過《狀元》了,私下走動關系的人不在少數。

雲程感嘆,“先看看吧,合作不愉快的話,咱們自己單幹。”

他不喜歡管事,喜歡被人管著。以前也要考慮背後勢力,怕被擠兌倒閉,小家庭承擔不了這個風險。

現在不一樣了,大舅舅說了,他們隨時都能借程家的勢。

不行他就自己請書生試稿,從他手裏定稿,開工作室,然後再找合適的書齋代理。

因為關系情面在,還是會優先跟杜家書齋合作。

葉存山說這是明年的計劃,“崽崽出生再說。”

雲程跟他講:“可能是我自己懷了,我就特別想寫一胎三寶的萌寶文。”

還試圖說服葉存山:“他們都不看好的《軟飯硬吃》都銷量不錯,萌寶應該也可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