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第2/3頁)

雲程不聽杜知春,問葉存山的感受。

昨晚回來,都沒說。

葉存山說,“那種氣氛下,很能調動人的情緒。”

他的傲氣就在雲程面前顯擺顯擺,出去還是謙虛謙遜的。

昨天都跟著肆意一回,別人挑他文比,他還興奮。

說他特別鋒利的懟人了,第一次提出那種爭議性高的觀點。

在場眾人,包括同窗都頻繁看他。

桌上有茶,葉存山倒了一杯喝下去。

他跟雲程說:“有一種身處人群中心,是視線焦點的感覺。”

內心的滿足難以言喻,在那一刻也充滿豪雲壯志,像是已經站在了頂峰。

是他從未有過,現在要說,還難以形容的感覺。

雲程聽完以後,就明白了。

是打破桎梏以後的暢快。

不管在他面前表現的性格怎樣,葉存山出門在外,都是沉穩可靠的。

他不會意氣用事,不會胡作非為,永遠都知道自己在當前階段應該做什麽。

也很善於利用自己的優勢,揚長避短。

在文章上也是如此,得到的點評永遠都是平實簡樸。

他踏實,能認清自己短處缺點的同時,又在外界壓力與自己的多次否認裏,潛移默化有了自卑感。

一直會強調他不如其他書生的積累多,不如他們看的書多,也不如他們辭藻華麗,結構精巧。

甚至要比起來,還有很多人比他更努力。

雲程垂眸,翻了翻葉存山的計劃本。

他們的習慣很好,從最初有小山印章跟小雲印章以後,一直都有互相蓋章。

起初是說,可以蓋章兌換獎勵。

現在感情深了,互相都沒那麽害羞。有什麽想要的就直說,雙方都會滿足,這東西就形同虛設。

雲程覺得是葉存山的學習沒有獲得反饋。

一直很努力,自己摸索,也被先生引導,每一次的反饋只能在考試成績裏。

而考試,是作文章,這是帶有一定主觀性的東西。

甲考官不喜歡的考卷,乙考官喜歡,得分就有差異。

再一個,葉存山太理智了,他很清楚自己在當前階段,拿到什麽評級最合理,在這區間裏,他不會被成績影響。

也深知,這是能用套路模板去套用的。

等於是他被前面的最終目標吊著,短期裏一直沒有獲得肯定與獎勵,又在反復提醒自己不如其他書生,所以他在詩會上肆意一回,能感覺自己在人群中心。

是打破了內心的桎梏,發現他可以。

雲程會問他成績,是擔心他心理狀態,會給他提供記憶法跟思維導圖筆記,其他幫不上忙。

加上葉存山回家從不叫苦叫累,也不跟他抱怨說負能量的話,他就把這裏忽略掉了。

雲程不跟他聊這種很虛的東西,他也怕自己悶家裏想多了,所以跟他說:“以後會單獨給你獎勵,前面的不說了,重新打卡吧。”

重新打卡,就不打學習卡。

家裏有新本子,他拿了一個出來,說以後葉小山有進步,他都會給獎勵。

葉存山說他哄小孩子一樣,

雲程在上頭劃線,頭也沒擡,“你也不大啊,小山弟弟。”

雲程今天要當程哥哥,葉存山就滿足了他的願望,叫聲程哥哥,雲程就紅了臉。

他說他的印章也重新攢,“咱們規範一點,像每天都會做的事,就不要蓋章了。比如我希望你能放松點,好好玩一場,休息休息,你昨天做到了,我給你蓋個章。”

也給反面教材,“像我今天,明明不能吃鹵味,但是我還要你去買,並且無理取鬧,這就要扣個章。”

葉存山哪裏能讓他欠著,要說他辛苦,說他今天貼心,想給他補上,一蓋一劃,能平個賬。

雲程不讓,“這樣才有約束力。”

“你想我平時不那麽忙,能過悠閑悠哉一點,但我也閑不住,手裏總有東西拿著,這就跟你平時超負荷學習一樣,不用扣,但是也別想有獎勵。”

葉存山問他今天怎麽了,“跟我算這個幹嘛?”

雲程說找點浪漫。

他倆是要過日子的,沒有那麽多條條框框,總之就是做了愛自己的事情,就是對家庭貢獻,會給予獎勵。

葉存山隱約覺得雲程不是因為找浪漫,故意說,“這東西,要是存銀看見了,也鬧著要,你怎麽辦?”

雲程:“那就給他一本,小孩兒被你養得好,到我這裏也不用我教,偶爾哄兩句,還是他陪我多,就看你希望他做什麽了。”

他對存銀的期望就是,希望孩子一直開心,永遠有童心。

葉存山沒接話,說他要看書學習了。

雲程看一眼他的計劃本,點頭。

他沒往後畫很多格子,格子多了像填不滿,就讓人很有放棄的欲.望。

跟葉小山一樣,他也拿了紙筆寫東西。

葉小山寫功課,他寫話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