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第3/5頁)

男客多,《軟飯硬吃》裏那幾句台詞就很能激發讀者逆反情緒。

愛寫是吧,咱不買了。

還好掌櫃的沒要他改文,說兩冊書很端水。

廢材書生就是廢材逆襲,軟飯硬吃就是寫軟飯渣男。

渣男還是雲程自帶釋義——渣滓男人,方便理解。

這兩冊書,主要銷售點就在京都,他們不會壓稿很久。

前面確認過信息,加上新收的兩冊稿子從寫作風格上也能佐證,信他是《贅婿》作者後,掌櫃給潤筆費很幹脆,是留條子,要他們月底來拿。

雲程問能不能現在給,“我們這次是恰好來京都有事,馬上要回府城了。”

府城杜知春不是個大嘴巴,沒到處寫信說雲程是太師府的小外孫。

太師府這次認親,沒大擺筵席,邀請客人到家裏熱鬧,把外孫介紹給大家認識。

所以京都人都聽說了有這麽一回事,但沒幾個人知道這新認回的親戚長什麽樣。

掌櫃的沒往那方面想,對能掙錢的人,書齋不會守死規矩,條子當時就兌換了銀票。

兩冊稿子都是按照要求給的,會比基礎潤筆費高許多。其中《軟飯硬吃》因為受眾群體有限,最後極可能收益與成本持平,兩項相抵,最終潤筆費跟他寫《贅婿》時一樣,兩冊一起給了一百兩銀子。

也跟《贅婿》不一樣,京都書齋是想要把這陣的熱度拿下,趁著這陣還有人議論時,立刻雕版印刷,宣傳售賣。

不會壓著稿子,等到船出發外地後,同時售賣。

算是有舍有得,要京都熱度,舍棄一部分外地讀者。

但也就第一冊。第二冊時,雲程在府城,如果京都反響好,第二冊也能跟《贅婿》一樣,帶著雕版,途經多地印刷,他就還能拿到一部分分紅。

有這銀子,離開前,才把葉存山挑出來的話本買了,雲程讓他再去挑書,他不去。

“家裏還有很多書沒看完,府城其實跟京都差不多,我兩邊書齋都看過,裏邊的書大差不離。”

葉存山還說:“那些沒看完,我就不好挑書,有的書籍內容重復度過高,還有的不適合我。”

看完以後,再精準找,到時又過去一個季度,造紙作坊跟紙鋪的分紅也該來了,與書齋關系好,也能要他們幫忙捎帶書,不急一時。

雲程就覺得,葉存山大概還是想省錢。

畢竟家裏要添丁,他以後讀書開銷也大。

在書齋耽擱很久,一下午都要在這裏耗過去。

潤筆費跟後續事宜確定後,書齋的人也問他們在蔚縣簽的契據時效是多久,想要再多簽幾年,怕雲程被其他書齋挖走。

由這事,深入聊了下,得知雲程還想當審稿人,已經有一篇故事的綱要提供,蔚縣有書生在寫。

“是《鹹魚書生》的作者試稿寫,《鹹魚》過後,你們就該看見那本書了。”

效果出來,杜知秋會給他引薦。

不行的話,他會考慮自己摸索著單幹。

因為不想孕期久坐,他那點淺薄的知識告訴他,長時間久坐不鍛煉,生孩子時很艱難。

掌櫃的就說等那本試稿成績出來,他們也會傳信到府城。

從這邊離開,已經是日落時分。

雲程瞌睡都熬過去了,按照計劃去茶樓吃晚飯。

還跟存銀笑,“果然給你畫了個餅。”

存銀嘿嘿,“大嫂畫的餅子我愛吃。”

《贅婿》已經出來太久,該看過的人都看過了,茶樓已經連續說了數月。

第七冊出來時,也跟府城一樣,會有書生寫信打擂台,由說書先生幫忙念稿子,一方真愛論,一方強行圓設定論,吵得不可開交。

一直吵吵,很快就會變得沒意思,所以茶樓裏也是每個月只有那麽幾天吵,其他時間要說別的書。

雲程沒趕上,聽的不是《贅婿》,也不是葉存山給他挑的話本,而是一冊婆媳話本。

京都連續出現了幾本非種馬文學,銷量都還不錯,雖沒遠銷外地,但在本地也能熱鬧一陣。

除卻固定的,在神女、妖女、貴女這三個身份上下功夫的文章,還有人另辟蹊徑,寫了婆媳文。

雲程想到他上輩子,偶爾打開一次電視,都能看見的婆媳關系電視劇,覺得這小說很有前途。

但聽周圍人議論,只是新鮮感,願意到茶樓聽個樂子,去書齋買書、買後面的故事,他們是不願意的。

他也是今天才知道,原來有的書不會印刷很多,甚至只有一份手稿買過來,茶樓說個新鮮就完事兒。

葉存山也是頭一次聽說,“蔚縣的茶樓就不買書,書齋一拒稿就沒以後了。”

雲程好奇他的稿子還在不在,“你第一次寫的東西,應該有保存吧?”

存銀眼睛就立刻看向他大哥。

什麽什麽。

他大哥也會寫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