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第3/4頁)

他們幾人前後腳進去,拎著長耳考籃,走過九龍廠,靜等點名。

廩保比他們先被點到,一次點完一個縣,才開始點考生名。

照著名冊點名對信息,確認廩保,就能去搜檢處排隊。

今年葉存山心態很平和。

早前杜先生就說了,他只要能穩住,運氣不要太差,碰上一個喜歡華麗辭藻的考官,一個秀才很穩。

跟雲程成親復學後,他各方面學習資源都上去了,沒道理比以前差。

而運氣這東西,他只能盡人事聽天命了。

這一路沉默,留心著流程與身邊人,想要記個趣事樂事,可以寫進信裏,也能回家講給雲程聽。

點名的樂子幾乎沒有,提學大人親自點,書生們都老實得很。

搜檢時趣事就多。

脫光了搜檢,頭發也要全部散開,考籃亦是打開被人翻得不能看,衣服裏裏外外都要被摸到。

大部分書生都臉皮薄,幾次經歷都覺得斯文掃地,受不了這個流程。

葉存山不看情緒真的崩潰的人,就看那些扭扭捏捏躲來躲去,最後被兩個小吏摁住搜身還要喊不要不要的人。

這應當能給雲程當個素材。

衣褲要一件件查看,以防上頭有字。

今天葉存山連雲程繡了“存朵雲”字樣的中衣都不敢穿,檢查耳朵跟頭發時他也配合。

考籃裏他就意思意思帶了餅子,別的就筆墨蠟燭,沒什麽好檢查的,結束得快,還要等人。

又不能跟人搭訕聊天,他就低頭想雲程。

說不清怎麽培養出來的大心臟,知道自己短板很大,不會寫詩,看書少,眼界短,但每回進考場,他都有一種強烈的會考中的直覺。

考期公布後,他就慢慢進入這狀態,所以高強度學習也會放下。

鑒於前兩回確實考上了,葉存山沒懷疑這份直覺,而是想著,若是真能來府城,他帶雲程去哪裏安家好。

這次要選個大點的屋子,把存銀也接過來。

免得夫夫倆總惦記小孩子,心裏不放心。

要麽就選離杜家近一些的,雲程性格偏內向,也很慢熱,他若能在杜家書齋交幾個朋友就最好了。

回神時,考棚封門。

他們根據卷子上印的號數,對號入座後,提學大人出題。

有教官宣讀,也有書吏拿著木牌在考棚巡走。

天還未亮,允許點燭火。

葉存山擺好筆墨試卷跟稿紙,點了蠟燭,聽清後又仔細看了木牌題目,在稿紙上寫下。

題目為兩道八股制義題,《四書》《五經》各一道。

跟杜先生所講一樣,院試考試多為截搭題。

有情搭還好,截取同一節之中的句子讓它們之間有關聯,能有得編。

最怕的是兩句毫無關聯的句子硬要串一塊兒當題目,這就很考驗胡扯能力。

當然,杜先生私下跟他們說是胡扯,官話還是有的,要用“釣、渡、挽”的之法去解。

這部分的題目,葉存山考上童生以後就經常訓練。

畢竟杜家書香門第,代代出科舉人才,自家藏書不會讓學生們隨意分享翻看,這種很套路的科舉思路訓練,杜先生教得很認真。

今年戴舉人來後,葉存山也跟著學了。

杜知春學識比他廣,留出來的題目是給杜知春量身定做的。

謄抄過來後,葉存山不是每道都會。

他挑挑揀揀,這段時間也做了幾十道,還擴寫了文章,請杜先生幫忙批改過。

這幾十道裏,是有情搭偏多。

但技巧相通,磨好墨,他也落筆起稿,並不畏懼這兩道胡扯題。

而存銀直到快中午,才趕到縣裏。

孩子半刻不留,東西都沒放,拔腿就往雲程那裏跑,還沒進小院就喊大嫂,進門了金豆豆連串的掉,看得可招人心疼。

雲程暗自慶幸,還好沒真的等半個月。

不然存銀回來不得脫層皮啊?

他把人領進屋,抱著安慰了好一會兒,存銀才停止打哭嗝兒,開口第一句就是:“我也要跟爹分家!他太過分了!”

再一問,雲程臉都黑了,“他讓你耕地???”

“他說我哥這個歲數一天能耕十畝地,他放屁!”

因為真的被壓著耕地了,所以孩子的委屈是真的。

雲程簡直想貼個熊貓問號臉在自個兒臉上,才能表達出他此時的心情。

本族姓葉的人家,沒誰家的哥兒下地吧?下地也不是耕地這種重活吧?

虧得他還找慶陽打聽過,說最多就在家裏忙得團團轉。

真是低估葉大的不要臉了。

怕是葉存山都沒想到這點。

存銀說著說著又哭了,“我晚上胳膊腿都疼,睡不著覺,他還跟我講我哥要是真的心疼我,就該回家幫我種地,我幾天都沒想明白他在說什麽。”

雲程:“……沒事,不用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