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交不起學費(第2/5頁)

只問雲程:“族裏拿一半,也沒白拿吧?”

是說的作坊分紅的事。

夫夫倆跟族裏是五五分,他們提供技術,族裏出人力物力,也在這口頭轉述的技術上,一次次嘗試。

雲程懂他意思,“族裏人辛苦,我跟存山知道的。”

他們不會說這麽一個手藝給出來,就要當人衣食父母。

也不會等好紙造出來,營業額上去,看到利潤後不滿分紅。

葉根就提這麽一嘴,得了話,就轉移話題,“存山今天沒下來?”

雲程老實說:“他在看書,今年也要下場考了。”

若不是自己還有事情纏身,葉存山也不至於這時候還分心做別的。

紙漿配好一盆後,劉雲就拿了抄紙竹簾過去。

試驗階段,盆跟竹簾都小,紙漿卻是要一起打出來,免得來回耗費人力工時。

她手穩,已經能根據紙漿多少,控制紙張厚薄度了,抄出幾種不同厚度的紙,貼上臨時搭的磚墻上後,那頭立刻有人生火烤紙。

磚墻是窄巷的半成品,巷子兩面墻,它只有一面,火源不能完美利用,此時也方便。

就是有磚墻的存在,試驗起來才快。

等成品出來,葉根帶雲程一起過去看。

紙張上依然有原料的紋理,會有絲絲草木纖維在上頭,摸起來平坦,質地要比之前的低價紙細密,也少了硬質的脆,多了幾分綿軟。

雲程還分心想,若昨晚他用的是這種紙,葉存山往稿件上壓時,稿子不至於因為太脆,多碾幾下,就有裂紋,被壓破。

他問:“這紙跟之前嘗試的紙,哪種更好?”

邊上有人準備了筆墨,也有炭筆。

葉旺祖提筆寫了“靜河”二字,一字快,一字慢。

看看墨跡暈開程度,葉旺祖說:“這次要好,之前落筆後,墨就暈開一團,字都沒法看,只能用炭筆寫。”

他專門準備了木箱,裏頭每一次成紙,都有保存。

用炭筆寫上了日期、比例的紙一張,空白紙數張、毛筆寫字的紙一張。要對比就很方便。

紙質先不提,只看暈墨程度,就能篩選掉一批。

綜合對比後,是按照這次成紙的比例來做。

他們已經有經驗,確定後,也沒急著把所有的紙漿都配比混合,而是換了大木盆繼續來。

葉旺祖說:“少說要做五六次,造出上百張紙出來,看看劣紙占幾成,繼續調整才能批量做。”

村裏熱火朝天造新紙時,葉虎又去靜河紙鋪送了一次貨。

大家都忙,送貨也抽不出很多人,這次送清明節用的紙錢,是他一個人來。

一直到清明節前,他都要連著去蔚縣送貨。

葉糧反饋的消息是說,“碼頭商人聽說我家有紙錢賣,打聽了價格,把鋪子裏的存貨買完了,說要去附近縣城賣。”

附近有好幾個窮破縣城,都沒紙錢這東西。

還好之前村裏只有低價紙跟紙錢兩樣紙能賣,低價紙能日常賣,買的人只有書生們,和定期合作的書齋。

紙錢看似一年就掃墓祭祖時需要,卻是百姓們都能買的,所以作坊裏平時沒松懈,紙錢做了很多。

葉根還很想得開,賣不完,他們自己孝敬祖宗。

送貨第二天,葉虎帶回來了不好的消息。

姜家紙鋪也有了紙錢賣,比他們家要便宜五文錢。

葉虎問要不要收拾他家,“總這樣膈應誰呢?”

葉根說:“你管他家做什麽?那地段,有幾家人樂意跑?別的不說,他家作坊可沒有咱們村裏大,人手也不如咱們多,做紙錢的時間也不如咱,讓他賣去。”

還能吃下整個縣城的生意不成?

沒看那蜂窩煤的方子公布出來,南邊煤鋪子也沒倒閉麽。

如此一來,葉虎就又拉了一車紙錢去縣裏。

這次去,縣裏有熱鬧。

陸瑛南下尋人的船只回來了,帶回了杜家書齋的夥計。

因陸瑛這少爺黑著張臉,心情極差,小夥計們也個個垂眸沉默,直到回書齋,都大氣不敢喘,怕觸了黴頭,惹禍上身。

余掌櫃被他們這哭喪臉嚇得不輕,扶著櫃台腿腳發軟,強做鎮定問:“怎麽?書賣不動?”

夥計們齊齊搖頭。

余掌櫃如遭雷擊,“一本沒賣出去?”

余夥計一聽,跟他爹一起腿軟。

怎麽會呢。

外出的小夥計們趕緊說了真話,“不是不是,書都賣完了,蔚縣商人看咱們在,就直接去下個縣城,沒跟咱們爭,我們在當地也請了匠人,晝夜趕工,直到回來前,咱們都在印刷賣書呢,賣得可好了。”

余掌櫃拍桌,“賣得好你們哭喪著臉做什麽!晦氣!”

夥計們臉色更苦了,“陸少爺事情不順,一路都發脾氣呢……”

當下也把事情都交待了一遍。

原本他們看銷量好,琢磨著不跟陸瑛的船一起回來,他們在外地多留一陣,到時再跟其他相熟商人的船回蔚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