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第2/7頁)

看雲程是念稿子,不需要凝神去想劇情,才小聲問他:“前頭不是還很憋屈的嗎?怎麽突然這麽厲害了?”

雲程微微一笑,“因為憋屈完了,該爽了啊。”

第一冊雲程是把贅婿最慘的一面寫出來,主要是小廣告上經常看見的內容,求一個情緒刺激。

第二冊就按照習慣來,情緒刺激之余,也要展現一下贅婿的人設魅力,不然讀者會認為他就是個窩囊廢,摔不上墻的爛泥。所以裏邊對比寫,把事業線鋪墊出來。將第一冊出現的“第一樓壽宴”串聯,他不僅僅是第一樓的幕後老板,府城兩條街的商鋪都是他的。

推到這裏,再寫憋屈就沒意思了。

所以第三冊是延續事業線,在商業經營中,引入四大家族勢力,用四大家族對比贅婿的地位,讓讀者知道他真的很厲害,對他翻身有期待感,同時再繼續猜他前期為什麽要那麽憋屈忍讓。

即使理由很爛俗,大部分人都能猜到,也會有人保留好奇心,要看看結果是不是他們猜的那樣。

在後世,這個劇情就普普通通,擱在古代,因著新鮮,還有點看頭。

第三冊之後,模仿續寫就會困難起來,他就可以放心攢錢,準備給葉小山找家教先生了!

前頭鋪面還得管,余夥計留不得太久,讓雲程催元墨快點謄抄完,“急得慌!”

雲程點頭應下。

一頁紙的試工很快,余夥計還準備了別的稿子。

雲程看小說能連蒙帶猜閱讀無障礙,這種略拗口的話本他也念了一頁,說這個是看他們的識字量,萬一有人常用字都不會寫,就跟本意相悖了。

實際很多常用字還是經常缺胳膊少腿的雲程摸摸鼻子,不吭聲。

這頭結束後,余掌櫃才從杜家回來跟雲程匆匆見了一面。

稿子審核是他來,雲程繼續喝茶吃糕點。

綜合考慮,定下了啟明,要他明天開始,每天下午去找雲程寫稿子。

雲程:“……不用每天吧?”

余掌櫃拍他肩,“想想銀子,想想錢。”

“……”

兩頭耽擱,等出書齋時,是葉存山來接他。

“帶你在外面吃?”

雲程下雪在家憋了幾天,今天下午有事,柳小田也不在家,晚上回去沒熱飯,剛好也在外頭溜達溜達透透氣。

“行。”

兩人一路牽手,買了蔥油餅邊吃邊走。

雲程從前不愛吃蔥,蔥姜蒜都不喜歡,穿越一趟,飲食習慣還改了不少。

餅子有單個指節那麽厚,酥軟蓬松,一捏就成薄薄一片,松開又慢慢恢復原狀,只原處留個淺淺的指印。

蔥油加了鹽炒出了鹹香,裹進面團裏一起揉開,每一口都逃不開蔥花,還覺得有蔥花的地方最好吃。

就這餅子只有巴掌大小,吃完肚子裏還空空的。

偏偏這時,他還聞到了一股相當濃郁的芝麻香。

有小攤子在賣糖炒芝麻。

雲程不自覺摸摸自己的腦袋,是該補補發際線了。

糖炒芝麻用竹筒裝著,竹筒還是矮竹筒,要價十五文錢,可以純黑白芝麻,也能兩樣摻雜。

雲程一樣要了一筒,反正他跟葉存山一起,不講究這些。

跟竹筒配套的還有一個小木勺,多給兩文錢能有勺子。

買吃的他大方,要勺子雲程就猶豫,這東西家裏有。

葉存山拿了四文錢,把勺子塞他手裏,“能邊走邊吃。”

雲程邊走邊吃的技能沒鍛煉出來,最多能舔舔糖葫蘆、啃啃餅子,這種會灑出來的食物,他辦不到。

“咱們今晚吃什麽?找個店歇腳吧?”

酸菜魚已經吃過兩回,可以換換口味。

吊鍋跟家裏自己煮的燉菜沒什麽不同,可以不吃了。

家常小菜天天有,雲程也不想吃。

挑來挑去,進了一家燒鍋店,選了雞肉雞蛋做主料,配菜選了土豆、大白菜和海帶。

葉存山跟他說過些天休沐的計劃,“我帶去你碼頭首飾鋪子打聽打聽,我也要去見幾個熟人,問問羊毛的事。晚上帶你逛燈會,過元宵。”

雲程對金鐲子已經不抱希望,信息量太少,只單說有花有字,比個粗細,同一家店能找出十幾件,這事也過去了十多年。

他也聽說羊毛漲價的事,問葉存山怎麽打算的,“能談嗎?”

葉存山點頭,“羊毛漲價了,普通百姓都不會買多,一般都是入冬前準備,現在過年期間,要羊毛的本就少,慶陽說咱們沒進貨了,那頭商人也不松口,應當是覺得咱們鋪子的羊毛織品離不開羊毛,他們能壓貨,我們不可能幹等著。”

他倒了杯茶,“讓他們壓著吧。而且你不是說兔絨也可以嗎?兔子也比羊好養,村裏小孩子都能養,談不妥咱們就自己養兔子,不慣著他們。”

兔子小,兔絨收集沒羊毛方便,勝在下崽周期短,一窩能有好幾只。